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04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92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94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959篇
社会学   140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翟露 《百姓生活》2010,(5):49-49
78岁的骨科专家张家骐身手轻盈、红光满面,因为他长年坚持下蹲起立锻炼.每天150个左右。所以至今走起路来一阵风。骑自行车还是28男车前边带大梁的,从后边“飞腿”上座。  相似文献   
72.
21世纪大学生心理压力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有 3种 :大学生活的压力、个人成长的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大学生活的压力包括适应的压力、学业的压力和集体生活的压力 ;个人成长的压力包括人际成长的压力、自我完善的压力、与性和爱情有关的成长压力 ;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包括就业的压力、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压力和经济压力。指出进行压力处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3.
从语言探讨三江六甲人的族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甲话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六甲人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它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通过六甲话与客家话、闽语、平话、粤语的比较 ,以及结合文化历史来看 ,六甲人属于汉族 ,族源呈现多元化 ,可能来源于长江中下游 ,属官方移民。  相似文献   
74.
广西六甲人来源的分子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甲人分布于广西贵州和湖南三省交界处,被识别为一支特殊的汉族支系,但其来源不清.利用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基因型分型分析,发现六甲人与长江中下游的汉族相符,与福建汉族最近,而与相邻的侗、壮、布依、苗、瑶等族差异很大.确证六甲人的来源还有待于遗传学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5.
黑龙江各族先民 ,为缔造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论述了达斡尔族的历史来源和其创造的高度文明 ,阐述了达斡尔族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76.
王庆  赵晴 《西藏研究》2007,(2):103-106
川西藏区地处四川省西部,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区域成为藏、汉、羌、彝等民族的聚居地,成为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交汇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个体,特别是承担着振兴民族教育事业的各位藏族中小学校长们,在面对相对艰苦的自然环境、相对贫乏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面对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在个体心理控制源上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呢?作者采用罗特(Rotter.J.B)编制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126名来自四川省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区的藏族中小学校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该地区藏族中小学校长的心理控制源在总体上倾向于内控性;2、其内控性在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这三个因素上差异不显著;3、被测试的藏族中小学校长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7.
土族研究一百年--土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近百年国内外学者对土族的研究分门别类地梳理并加以评述,对今后土族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清晰、便利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78.
彝、汉文献所见之彝族认同问题——兼与郝瑞教授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春来 《民族研究》2007,13(5):85-93
通过对相关彝、汉历史文献的分析,结合田野资料,从主位的角度,考察了彝族的族类自称、族源、世系的自我认识,是否属同一群人的自我界定,族内婚意义上的联姻情况等,以此表明,民族识别以前,在今天被划定为彝族的人群中,在较大范围内应当存在着族群意义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79.
我们在前四论曾将桃花源文化分解为生态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来论述。现在我们就按此思路分析看看《边城》是如何体现桃花源文化的。  相似文献   
80.
(一)提起“都江堰”,成都人民无不像听到母亲芳名般感到无限温暖、亲切和自豪。两千多年以来,是都江堰使他们生活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稳产高产的“天府之国”广阔的沃野上,都江堰恩泽着他们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两千多年来,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角度对都江堰进行赞美、评述,吸取养分;但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唯独没有人从“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赞美、评述都江堰。现在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化应该是弥补这一空白的时候了!成都平原并非天然生就的“天府之国”。据地质考证,200多万年前,川西是地势低洼的湖泊,称为都湖。湖西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