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1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82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在凉山彝族民间文艺里,月亮意象承载着彝族历史文化记忆,是彝族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凝聚之物,表达了彝族先民 的生存智慧与奉献精神。从凉山彝族民间文艺对月亮文化的追溯、重铸和延展三个部分,探讨月亮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 代性,厘清凉山彝族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12.
王晓刚  叶家璨  李孜晗 《民族学刊》2023,(10):69-76+154
新时代民族工作可采用心理学的规律与方法激活各族群众的心理资源,消除负面刻板印象的不良影响,从“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支文化是四川凉山的重要地域文化,影响着当地群众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化,是应对刻板印象的潜在心理资源。本研究采用经典自我肯定范式,选取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大学生为被试,设计了三个实验探讨彝族个体与家支自我肯定对负面刻板印象的抵御效果。实验1发现,个体自我肯定组在经历负面刻板印象之后的空间旋转能力测试得分显著高于无自我肯定组;实验2表明,家支自我肯定组在遭遇负面刻板印象之后的空间旋转能力测试表现显著优于无自我肯定组;实验3发现,个体和家支自我组肯定在遭遇负面刻板印象之后的空间旋转能力测试表现都显著高于无自我肯定组,但个体和家支自我肯定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实验结果,认为:与个体自我肯定一样,家支自我肯定能够降低彝族大学生遭遇负面刻板印象之后的防御反应,是他们提升社会适应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资源。  相似文献   
913.
在凉山彝族克智中所见对人的审美观念中,女子形貌以长发乌黑、睫毛弯翘、双眼明亮、手指细长、腰细脚瘦为美,德行以品 德贤淑、言行得体、持家才能突出为美。理想的女子尤其是妻子是形貌德能之美兼备。男子形貌注重英俊、健壮、勇武的整体气 质,德行之美则包括勇敢御敌、强壮有力、善于发展生产、善于调解、和睦亲友、慷慨待客、知识丰富、能言善辩等内容。理想男子更 重德行之美。同时重视男女相配美的和谐之美。凉山彝族克智中认为丑的外表与道德评判无关,重点否定的是德行之丑。  相似文献   
914.
凉山彝区地貌多样、气候多变的复杂环境,该地区旱、涝、雹、雷、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也孕育了凉山彝族独特的灾害文 化。凉山彝族灾害文化主要表现在民间信仰、毕摩文献、生产生活等诸多层面。通过加强灾害文化教育不断强化生态观的传 承,挖掘彝族灾害文化,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不断发展多元的产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凉山彝族生计的 多样化提供新出路,提高减灾抗灾能力,为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915.
凉山彝族酒文化 ,是彝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折射出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性格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反映了酒给彝族人民带来的喜怒哀乐等。本文着重从凉山彝族人民的饮酒礼俗入手 ,探讨酒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意义及其功能特性 ,以展示凉山彝族酒文化的优良民俗风彩。  相似文献   
916.
近代以来云南彝族的服饰审美历经朴素、华丽走向包容,其变迁历程包含了诸多特点:审美取向上从“族群向内趋同” 到“群体性向外趋同”,服饰造型上“繁缛复杂”与“经济实用”并存,生产技术上从“以手工生产为主”到“以工业生产为主”,审 美标准上从“单一”到“多重”。 究其原因,外因主要为社会形态的巨变、服饰原材料的极大丰富、多元文化共融的环境及工业 批量成衣对市场的侵占,内因则表现为云南彝族自身物质生活条件、服饰文化传承形式、精英群体创造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 趋易原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7.
滇南抗战坚持五年之久,最终取得了拒敌于国门之外的胜利。滇南战场虽是以国军为主力,但中国共产党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多次派人进入滇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在滇南个旧等地建立了地方组织,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共产党人朱家璧,在滇南抗战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和影响下,滇南地区各族群众、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参与了抗战,李公朴到滇南进行了积极活动,他们都为滇南抗战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18.
段吉福  刘英 《民族学刊》2022,13(2):105-117, 144
彝族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其民族精神、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等有密切关系,更与儒学的影响、彝族对儒学的自觉选择有密切联系。儒学在彝族中的传播、影响历史久远,儒学与彝族哲学思想文化的关系具有阶段性演进的特点。彝族哲学思想一方面是彝族先民基于自身社会生产力水平、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的结晶,因而深深烙下了彝族鲜明的印记;但另一方面,在彝族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儒学与彝族哲学思想交融激荡,彝族对儒学的文化价值的认同及民族间哲学和思想文化的输入交融,提升了彝族哲学文化思想的理论水平。彝族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成为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纽带。这充分体现了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大背景下,彝族先民通过吸取儒学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自我创新的开放品格。  相似文献   
919.
了解彝族医药,开展对彝族医药的调查与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当前“彝医学”面临着“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消失、医 术丧失”的局面,有必要对彝族医药知识理论和卫生保健的作用进行回顾和民间调查收集,在继续坚持“土洋结合,中西并重,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下, 如何让彝族的医药更好地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和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范围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920.
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和华坪县的各个村落之中。他留人的婚姻文化主要经历了从对偶婚到姑舅表优先婚,再到现代专偶婚三个不同阶段。他留人在婚姻文化的变迁过程中,从族际内婚制到族外婚扩大了其通婚范围,族际共同的婚姻生活有助于消除关于他者的消极刻板印象,另外在互相通婚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涵化,也是族际相互认同的基础。这些都有助于消解当地人“水牛是水牛,黄牛是黄牛”这样泾渭分明的族群身份认同意识,进而实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本文拟从彝族他留人的婚姻文化变迁这一视角入手,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