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铝板件冲压连接技术,并根据实验结果阐述了自冲铆接的机理,分析了铆钉和模具结构对连接性能的影响,并对自冲铆接与圆点冲压连接的强度进行对比.此外,本文对这种新型连接技术的实际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2.
随着计算机网络日益发展,为解决安全问题,虚拟专用网技术应运而生。它将不同物理位置上的企业网通过internet利用隧道技术建立一条点到点的虚拟专线,实现快捷安全的通信。本文主要介绍了VPN虚拟专网技术的概念,剖析了VPN连接的原理,最后介绍VPN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3.
汉英政经时文翻译是我国实现对外宣传的手段之一,对语言表述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连接手段在汉英翻译中起着承上启下、彰显逻辑关系的重要作用.在对汉英句法结构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连接手段在英汉时文翻译中的实现步骤:分析句子,确定SV结构→找出次要动词与主动词间的内在逻辑语义关系→根据逻辑关系选择语义标记→安排语序.  相似文献   
24.
蔡健英 《职业》2011,(17):44-45
力的概念是贯穿于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主要包括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其中摩擦力是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理教学参考书》关于摩擦力教学有这样要求:滑动摩擦力不宜涉及两个物体都相对地面运动的情形,  相似文献   
25.
卫异 《经营管理者》2014,(7):106-106
走廊在职场的布局中往往易被忽略,可不要小看了它,在中国民间建筑经典《鲁班经》中就认为走廊是衔接各个房间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形状、走向及其所使用的材料会对内部气场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不仅是办公室内的通道,还是连接各个空间的经脉,是气在的职场内流动的通道,更是连接各个办公室的中介,关系着内部气机的宣畅、象征着交流与和谐.  相似文献   
26.
针对传统语法对关联词功能定义的局限性,指出在俄语中,关联词что在不同的复句中其功能是不同的:在代词性疑问句和代词性复性复指联系句中что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是否保留疑问意义;在定位复指联系句与非定位复指联系句中что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语义是否确定。同时,关联词что在这些复句中除了具有连接功能外,尚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是同形异义现象,对不同之处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不同语言现象的更深更细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7.
带传动弹性滑动的教学解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带的微单元的力学模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力学基础理论,对带传动中弹性滑动和打滑这一教学上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释疑,为学生深入理解带传动的运动规律和进行设计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王凤兰 《学术交流》2008,(5):144-147
在现代汉语中,"来"有表示目的之用法.但只有用以连接分句的"来"才真正表示目的,而用在介词结构与动词短语之间的"来"以及连动句、兼语句中的"来"不表示目的,其作用是凸显前边表示方法、手段、途径的状语,可以看作是焦点算子.表示目的的"来",后边为动宾短语,其中的动词一般为双音节的抽象动词,且必须带有受事.表示目的的"来"与表示目的的"以"用法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可以互相替换,有时不能.  相似文献   
29.
说“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卜辞的“”字,学者们对它的释义有些是正确的,但对字本身的解释却有问题。本文认为“”字应当是“至”的古写法,青铜器铭文可以证明。卜辞两个干支中有“”,表明两日是前后相连接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