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0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72篇
社会学   16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漫画与幽默     
《老年世界》2008,(3):42-43
土豆和洋葱 土豆和洋葱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洋葱老是喜欢取笑土豆。  相似文献   
52.
漫画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幽默讽刺艺术,讽刺性和幽默性是构成漫画的主要特征。中国漫画大多是时政漫画,通过典型化的漫画形象针砭时弊,剖析批判。对时政做出评论和评价,表达自己的思想、立场、原则和观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完成漫画的形象化评论。评论性成为漫画构成的又一重要特征,对解读漫画不可或缺。就中国漫画的评论性特征作初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3.
漫画     
《人才瞭望》2010,(4):111-111
  相似文献   
54.
陵儿 《市民》2007,(3):F0003-F0003
1990年秋,应纪念黄遵宪先生作命题画之邀,冰兄据黄遵宪《度辽将军歌》诗中“八千子弟半摧折.只幸腰间印未失”两句的诗意而作画。  相似文献   
55.
他是漫画大师,也是中国高龄文化名流中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他已90岁了,却还整日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事情。让我们在生活细节中体味这位老人的快乐人生吧——  相似文献   
56.
李滨声这位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位才子”的漫画家。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致力于内部讽刺画的创作和研究。虽然历经坎坷。但至今没有放下画笔。几十年来创作了不胜枚举的漫画、风俗画、水墨画、速写等。  相似文献   
57.
<情?>之文字内容、封面插图、作词作曲均出自一人之手,这在图书出版史上尚属首例.为表述对"情"的礼拜、呼唤、和疑问这一深刻主题,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作者王福林较多地运用了精炼平实冷峻的新闻语言,加快了小说的内在节奏,使读者尽快统揽全局.作者又以每章节开头的"兴"与诗情洋溢的歌词、描绘的个个风情画面三者结合,创造出一种深邃的诗的意境.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则立足于意识流与梦境的相结合,步步深入,剖析人物内心深处,且运用杂文的入木三分和漫画的略带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些非正面人物,以针砭生活中的丑恶和那些本应抑制的欲望.而贯穿小说始终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又给人一种深深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58.
“子恺漫画”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文化土壤。“线”是中国画术上所特有的利器。“子恺漫画”反映了丰子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美学修养。“子恺漫画”始终关注现实人生,具有深广的社会内涵。“子恺漫画”按题材和内容大致可分五类:1.都市平民日常生活。2.下层群众的劳动和生活。3.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不幸。4.职业劳动者瞬间姿容。5.旧社会不协调、不正常景观。只有从丰子恺哲学现和文化教育史的角度,才能更好地了解“于恺漫画”的哲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9.
剥皮的皇帝     
豫南有个叶县,叶县有个县衙,县衙是明代的,前年我去参观,见识了打人屁股的竹板子、拴人脖颈的铁链子、夹人手指的木拶子,还有关押女犯的水牢。印象最深的是几幅画,专讲怎样剥皮:把犯人四肢捆结实,从前额下刀,上切到头顶,然后沿脊线裁到会阴,再向上剪到咽喉,走的竟是大侠们称之为任、督二脉的那条线路……那些画构图简洁,内容连贯,每幅上面都有注解,颇像现代报刊之四格漫画。画  相似文献   
60.
漫画,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它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一种工具。”(《辞海》)有些漫画充满奇思妙想、童真童趣.画面或绚丽或稚拙或可爱,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人教版实验教材五上第四单元的习作就安排了一组漫画“文明——只差一步”,并要求根据漫画写一篇习作。随后第六单元的课外书屋也安排了一组选自世界著名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父与子”,供学生欣赏。可以说是投其所好吧,我从五年级始在班中尝试以漫画为题材的习作教学。下面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