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政治权力是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通常亦是形成矛盾和冲突的复杂领域。如何实现政治权力,是少数人占有还是多数人持有,以及如何分配政治权力,从而避免政治权力冲突始终是政治权力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西方,分配政治权力采用政党模式,但政党冲突的后果是使政府相当不稳定,为了整合这个问题,官僚政治应运而生。虽然官僚政治具有其优越性,利于保证政府的稳定,但其弊端在形成过程中也不断产生,如何推动官僚化的政治结构变革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治运动通常是一种整合方式,在其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暴力或激进的行为,但其功能在于政治结构不致僵化而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讨论常乃惪 (1898~ 194 7)和他的《中国思想小史》。在 2 0世纪上半叶的学术史与思想史中 ,常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一方面 ,他与当时的激进和保守两方不同 ,把国家和制度的建设放在文化与思想的改变之上 ;另一方面 ,他也与当时新旧文化论争中的两派都不同 ,对古代传统的意义与当代思潮的渊源有自己的判断 ,他带着这些思考写下了《中国思想小史》。本文指出 ,这部《中国思想小史》 ,既显露了他的思考 ,也暴露了他的缺陷 ,这部书虽然不能算是名著 ,但从学术史角度看 ,它却是 2 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3.
女性主义是莫里森作品的一大主题。本文通过阐释其作品中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男权主义和生活环境的三重压迫下的命运,逐步深入分析了其作品中展现的黑人女性历经苦难,不断抗争,重塑自我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博爱的母性女性主义思想,从而探讨了莫里森如何执着地在作品中为黑人女性寻找出路。相对于激进抗争的女性主义思想,莫里森更衷情于与基督教博爱观相结合的母性女性主义思想,那就是要朴实自然、乐观坚强,用爱心去包容一切,与周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4.
激进生态政治要求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活方式,以构建自然与社会平衡的绿色社会.此变革的依靠主体为何?英国生态政治学者安德鲁·多布森在其<绿色政治思想>一书中,依此对普世主义、中产阶级、"新社会运动"、"新无产阶级"和女性等几个潜在主体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激进生态政治专注寻求特定依靠主体的必要性和此任务之艰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5.
五四前后,在"汉字革命"这一特殊领域,"激进"实现了从"态度"到"主义"的历史演变。实践上,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压力产生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成为了激进主义产生的双重引擎;理论上,科学主义、进化主义、工具主义甚至马克思主义等,成为了激进主义断章取义的理论基石。而在演变路上,"激进"也由对待语言文字单一对象的激烈否定,向儒道乃至整个文化传统的整体性否定,呈现出一种内容泛化、运动加速的趋势。一旦激进文化获得了系统化理论化飞跃,其中偏执者甚至可能将其上升为一种对待所有事物的行为哲学。本文力图从语文学角度,观察与审视现代激进主义思潮的兴替历史及其复杂成因。  相似文献   
106.
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虽然同属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但他们在如何理解全球化背景下革命的新形势和左派所应采取的政治策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拉克劳和墨菲主张"回到领导权斗争"中去,建立多元的激进民主策略,齐泽克则主张"回归"阶级斗争.两者的差异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潜在地反映了后现代政治叙事逻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7.
"五四"前后,为了实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在应对东西文化与新旧文化问题上,文化激进论与调和论应时而生.激进论者更多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惰性及与西方文化的差距,希望以"开放的文化观念"接纳西方文化,以新代旧.调和论者则批评激进论者对西学不加鉴别,主张接续新旧,调和东西,创造新文化.主张的不同在于:激进论者在文化上追求"理性共识"的一元论,而文化调和论则力图承认文化的多元以达到不同文化的涵化整合,促进新文化的生成.这种分殊体现了自由主义者在文化主张上的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108.
在X杠管辖音系学框架下,对汉语母语者英语音节划分的经典案例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Eckman(1981)存在理论不够简明和假设空间约束不够等问题;Broselow et al.(1998)和Lin(2001)存在制约条件集不统一和使用ad hoc条件的缺点;并对词尾词首插音、词尾辅音减弱、词首双辅音丛第二个辅音删除等现象提出了新的统一的解释。总之,X杠GP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推导式生成音系学和OT音系学的音节划分研究新路线,使我们看到了借用X杠GP改造现有OT音节划分分析的可能性。X杠GP与“激进的中间道路”相结合,为中介语音系研究开启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9.
谘议局是晚清宪政改革中准地方议会性质的机构。河南谘议局成立之初,大多数议员以关心民瘼、维护地方利益为政治取向,其民主意识和权力监督意识逐渐增强。辛亥革命爆发后,河南谘议局迅速发生分化和蜕变,并在保守势力主持下逐步沦为官府附庸。民族资产阶级缺席、激进势力式微、保守势力强大等是河南谘议局由激进转为保守的主要社会历史原因。与此同时,制度设计的掣肘和历史条件的不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南谘议局政治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0.
在当代,金融已由传统的功能性和工具性的经济部门,扩张为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结构的激进的金融帝国。房地产已不再只是经济意义上的"不动产",而是支撑空间生产、金融衍生体系及其信用体系的"动产",直接体现着土地与金融资本的紧张关系,因而是蕴含着高风险的激进的社会政治空间。而复杂性、事件性、时间的抽离、身体的改变、民粹化、风险以及危机等征候,则直接决定着网络空间的激进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