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43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139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217篇
理论方法论   456篇
综合类   1873篇
社会学   533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韩全勇 《社区》2004,(8):17-17
读者:全国各地正在进行深入的社区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社区呢?专家:这是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社区”有它特定的社会学含义,不能简单地把“居委会”理解为“社区”。如果对“社区”这个社会学术语作一个通俗的解释,那么用“大家庭”的理念来理解是再准确不过了。在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口号,那就是“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在人类历史上,“社区”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按照“大家庭”的模式去营造新型现代“社区”也是不会错的。城市社区的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经验社会学派发…  相似文献   
32.
文章讨论了倪志伟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转型理论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市场转型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由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相应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机制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一理论将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并得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规律性结论。然而这一从经济制度出发的命题使其无法将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看作是特殊的与西方不同的社会形态,从而导致了理论解释的局限性。而经济社会学所提出的嵌入观点弥补了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33.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众多的学派。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派,本文简要介绍几种在西方社会比较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34.
全球化与社会学想象力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给社会学研究范式提出了哪些挑战?主流社会学历来将社会等同于民族国家。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族国家作为社会分析的给定框架的局限,以及国家本身作为研究课题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几种有关全球体系的结构性特征的理论模式,旨在表明影响社会生活的因素可能源于超越民族国家的力量;最后,我们以社会不平等为例,指出社会学想象力不仅在所关注的社会结构上需要拓展到民族国家之外,而且基本的思维方式也需要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35.
环境社会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学在对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过程中争论的一个主要焦点是,环境问题是属于自然界的问题,还是属于社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环境社会学理论历程的梳理,试图展现环境问题本身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37.
阿诤 《社区》2005,(9):1-1
社区杭州市两会期间的一份人大代表提案——建议为“邻里关系”立法——被媒体视为“标新立异”。据报道:“对于这个全国首创的建议,承办部门和有关社会学专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而紧接着,一些媒体也刊登了不少持不同意见者的文章。于是,这项立法建议在热闹了一阵之后最终归于沉寂。今天在这里重提这一曾经的新闻热点,是想更深层次地探讨一些问题,因而出了个大题目——法律是万能的吗?这样做当然也有其针对性。窃以为现在国人有一种倾向: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哪里有问题、有矛盾,最常见的建议就是“立个法”。当然首先应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38.
现代性又一次显示了自己的永新特征:它不断脱出既有的形貌,日益变得轻盈、灵巧、液化、流变,它的经验结果也更为不确定和难以预料。这造成了现代叙事和想像的“衰败”,也使社会学的批判和反思走向亢奋。然而,在西方社会学“新三圣”的现代性理论中,激进具象下隐匿的深沉困惑和焦虑表明,这无以挽回旧式现代性的总体颓落之势。与此同时,现代性在中国正面对着一种新生。“社会互构”理论指出了新型现代性的大趋势,即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资本为本的实践选择,正在促使资本从目的性意义向手段性位置回归。这一理论还阐释了,通过多元社会主体的“互构谐变”,推进社会沟通、对话、协商以及论坛和听证的制度化,实现我们对于和谐社会的共同期待。正是这一来自实践的理路,使理论社会学拥有了一个赢得未来的起点。  相似文献   
39.
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的新向度--"传播论"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世纪 90年代 ,曾有论者提出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要走出古典形态 ,开拓现代形态 ,建立“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但从文艺学理论构架出发 ,结合当代艺术文化状态进行反思 ,“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存在局限性 ,而建构“传播论”向度的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 ,即可在本体论结构上实现批评理论向度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40.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在80年代以后尽管有衰退之势,但还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课程改革及课程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研究得以双向深入开展;研究的阵容、地域、规模以及内容都有所发展;课程社会学研究上的"制度性区分"正在得到弥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