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5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22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31.
报刊文荟     
《领导工作研究》2003,(10):24-25
  相似文献   
32.
论何其芳早期创作中的象征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其芳早期的创作受法国象征派和中国旧诗词的双重影响.既有象征派的特色,又有传统诗词的风味.抒写着青春的寂寞或爱情的憧憬,在缥缈轻柔的意境中传达出一种如烟似梦的忧郁的调子.  相似文献   
33.
彝族历史神话31集电视连续剧<支格阿尔>第一次把有关远古彝族英雄支格阿尔的民间文学再创作成一部长篇影视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神奇而动人,用特色鲜明的艺术手法,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远古彝族历史社会生活及其独特、深刻而重大的思想内容,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34.
何其芳早期的创作受法国象征派和中国旧诗词的双重影响.既有象征派的特色,又有传统诗词的风味.抒写着青春的寂寞或爱情的憧憬,在缥缈轻柔的歌声里传达出一种如烟似梦的忧郁调子.  相似文献   
35.
对大连新天地高层建筑群体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现场监测,得到了采用的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中钢筋内力和坑顶位移的监测结果,对内力和位移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红楼梦》十二支曲,不仅分别预示着十二金钗各不相同的悲剧命运与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对全书艺术结构有着指导意义,而且作者对它的排序也颇值玩索。这些曲子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一种两两联袂,成双成对的内在联系,形成一种同中有异,异中显同的对比、对照关系。人物分成两个列队,以黛玉为首的是贾府之外戚和贾府的小姐,以王熙凤为首的是贾府的奶奶(孙媳)。人物排列既不按年令长幼也不以血缘亲属为序,而是以与宝玉关系亲疏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7.
正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会议指出,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推进简政放权,尤其是实施商事制度等改革后,新设企业大幅增加。加大对小微  相似文献   
38.
正切实改进文风,是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优良文风的养成,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苦功夫。这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注意研究的问题。胡乔木同志作为我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邓小平同志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胡乔木同志的文章为什么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他对建立新鲜活泼  相似文献   
39.
1937年底到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而日本右翼势力却一直竭力否认日军当年惨绝人寰的暴行,公开叫嚷“南京大屠杀是无稽之谈”。日本政府为表彰当年上海派遣军的“功绩”而颁发的“征支纪念”币的发现,是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40.
试论佛教中国化的世俗基础屈小强一、《维摩诘经》和居士佛教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对于人与宗教的关系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