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投资的“此消彼长”效应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近二十年来,各省考入北大清华的“状元”,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大部分人选择了“经济管理”。同时,近年来,在出国留学热门专业中,“工商管理”也力拔头筹。  相似文献   
42.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货币流动性交化会受到国际流动性传导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和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使得国际流动性通过贸易顺差、外资流入以及热钱等渠道大量输入我国.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流动性变化与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热钱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的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热钱变动显著影响货币流动性变化,上述三个变量的变化可以解释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30%以上.此外,我国货币流动性交化受自身滞后值影响比较大,具有很强的粘性.  相似文献   
43.
做空人民币在考虑到利率因素后结论恰恰相反:市场依然看升人民币。这与美国政府施压人民币升值相呼应,实际上是要保障进入中国的大量热钱,包括因欧债危机进入中国的资金,顺利套利后将来可以风风光光地离开中国,回美救火。  相似文献   
44.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词典》解释,国际热钱(又称国际游资)是投机者为了追求高利率以及最大获利机会而从一金融中心转移到另一金融中心的频繁流动的资金。虽然当今尚未出现国际公认的计算国际热钱规模的计量方法,但从2009年以来,随着全球流动性的泛滥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的愈演愈烈,国际游资重新回到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热钱涌入过程中我国的现状、原因、危害以及我国政府如何应对来阐述如何监管与防范国际热钱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保证我国经济更加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综合国内多位学者对流入中国热钱规模的计算方法,结合汇改后国际收支情况,对进出中国热钱规模的计算加以修正改进,并以此计算所得结果作为进出中国热钱规模的衡量指标,应用二元GARCH模型对其与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热钱增量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两者间存在由后者到前者的单向信息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46.
国际热钱是指为追求最大盈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国际热钱的大规模涌入可能引发某一国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从而导致投机泡沫的产生。由于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以及其他原因,大量的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的虚假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运用VAR模型检验分析热钱流入对我国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热钱涌入对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影响尽管存在差异,但都有着较大的冲击,这与过去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最后,根据对实证研究结论的探讨,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邓俊 《四川省情》2007,(5):51-51
热钱”(HOTMONEY)一词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热钱”一词被传入中国,并迅速成为财经媒体的热门词汇。所谓“热钱”,实际上是指具有投机性质的短期资本。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热钱”在本质上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因此也有人把“热钱”归结为“泡沫经济”的元凶。  相似文献   
48.
《四川省情》2004,(12):22-22
在中国持有数千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背景下,随着美元的下跌,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由来已久,有人估算已有高达1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押赌人民币将大幅升值。“热钱”、“游资”是人们对国际套利资本的通俗说法,也有人形象地把国际套利资本称做“过江龙”、“金融鳄鱼”。当人民币汇率预期改善、利率高于外币时,“热钱”就会千方百计地流入套利。一旦这两个条件发生反方向变化时,“热钱”就会迅速撤出,从而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泰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奉行高利率政策,大把大把的“热钱”涌入;泰铢贬值后,这些“热钱”迅速逃逸,使泰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49.
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人民币升值是我国所采取的一项现实的选择。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至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已超过15%,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如何尽量避免升值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使国内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防治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近两年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国际“热钱”的策略是:加快汇率机制改革,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制定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政策目标,消除国际“热钱”投机的可能性;审慎对待资本账户的开放,保证对资本流入的有效控制;加强外汇管理,坚决打击国际“热钱”的投机套利;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热钱”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