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们之间,当然more than情人。就是比情人还情人。比结婚的感觉好得多,也许正因为我们都曾经结过婚,所以我们才会更加看中两人在一起的质量感而不是形式感。  相似文献   
62.
几乎每一部恋爱主题韩剧、日剧、泰剧、台剧和爱情小说,都在不断地重复说明一件事,那些不断惹祸、错误百出、大嗓门、走路会撞人、做饭会伤手、说话不经大脑的女主角们,最终赢得了一切。这令那些生来聪明、独立、坚毅、仁义智礼信的女生多少会感到有些气馁,而且她们还不能公然对此表示不满和抗议,否则就真的永远只能被归类在灭绝师太那一列表里。动画版的《我们的存在》原本是我最爱的纯爱剧之一,纯粹地纪录一对15岁少男少女的10年恋情,  相似文献   
63.
论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始终不懈地探索妇女的人生问题和解放之路,同情她们不幸的人生,揭示其自身存在的弱点,并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高度揭示造成妇女苦难的社会根源以及因袭的文化积淀对形成妇女自身弱点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鲁迅的表现妇女、描写妇女是与他的坚定而彻底的反封建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这种表现,鲁迅力图探索出一条最终解放妇女的人生之路,体现了他的明确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64.
《女人世界》2005,(8):10-13
“我不怕别人认出我是关之琳,但我不想对我自己的一些私人的事情做太多的解释。”她直接看着采访记者,抬起多年前以温婉著称的而孔,耶上面曾写着细碎的美丽,现在则有了;将化瓶摔破后的洒脱。当世界给她自由的风起云涌,关之琳还世界以云淡风轻……  相似文献   
65.
2005年9月22日,我国著名的魔术大师秦鸣晓、姚金芬夫妻应邀在中央电视台为大家展示了神奇的魔术绝技,倾倒了无数观众。  相似文献   
66.
崔莺莺、杜丽娘、王娇娘均为中国古典戏剧中悖逆传统礼教、执着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三者在身份地位、容貌教养、恋爱对象、爱情受阻上有其相似性,但在感情萌生、示爱方式、情感阻力、爱情实现上又存在诸多差异之处,她们的爱情观念与爱情心理也由元代的郎才女貌发展为晚明的反理倡欲再发展为明末的知己之爱,其衍变体现了进步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7.
张熠 《老年人》2006,(3):34-35
在妻子王环的心目中,61岁的靳根德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很有责任心。他们夫妻几十年两地分居,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尽管生活艰难,但却夫妻恩爱,感情专一,老而弥坚。靳根德说,爱情这东西不在乎年龄的大小,也不在乎相聚时间的长短,关键是要把对方装在心里。正所谓“两情若是久长  相似文献   
68.
《半岛新生活》2001,(5):26-28
“我一辈子都记得第一次见她时,她当时穿的衣服、鞋子的颜色、款式,头发的样子……”“她走的那年是1998年的年底,我记得是过完平安夜她的生日后的第三天。她的生日是平安夜……”“我的收入日益增多,可我的心已是一片荒漠。我觉得世间已再没有什么值得我珍惜……”  相似文献   
69.
李清照在诗、词、等领域中都作出了杰出的成就,其作品具有艺术的双向性,即与社会现实的必然联系和与自然的天然联系。过去的研究,多侧重前者,而后者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探索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永恒命题,也是中国文学的永恒主题。李清照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不仅仅因为其诗词的成就,也是因为其在人格上的卓然独立。本文主要从母性文化思维的视野出发,结合李清照的生平探究其思想的形成,从她的个性意识、爱情意识、爱国意识三方面来探讨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并结合作品中展示出来的女性觉醒意识,阐述李清照思想深处的回归自我的个性特征,从而展示出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是其所处时代,乃至整个封建时代其他女子身上所缺少的。  相似文献   
70.
李俞杏 《职业》2015,(7):36+35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作家们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本文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对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展开论述。《金色夜叉》被称为红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金钱和爱情纠葛的社会小说(在日本,社会小说是具有包容性题材概念的小说,特别是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社会小说。比如德富芦花的《不如归》也被看作是社会小说),在如今的日本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无独有偶的一部关于爱情的杰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两部作品虽说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但都是关于爱情的小说。通过这两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每位作家的爱情观,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