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千呼万唤的物业税终由“空转”变“实转”。根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将进行物业税征收实转试点,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同意投资910万元建设有关系统。此前,国务院就已明确提出“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在此背景下,深圳此举成为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42.
开征物业税有利于完善我国现行的财产税制、抑制房价高涨、规范地主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但在开征物业税前要转变土地出让制度,建立科学的房地产评估体系,完善房地产产权制度,合理确实税负,避免旧房的重复征税等.在完成这些工作以后,我国才具备开征物业税的条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建议把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合并为物业税,在房产的保有环节征收.  相似文献   
43.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房地产改革的不断进行,开征物业税和取消预售制度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浙江房企也必将重整旗鼓重新布局来应对转型期的考验。本文基于开征物业税和取消预售制度的设想,分析浙江房企面临的新格局,借鉴其他地区的房地产发展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希冀浙江房地产能够在转型时期未雨绸缪,能够顺利渡过敏感时期,取得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物业税的开征有利于国家税收体制的完善,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目前开征物业税面临着基础条件不完善,物业税抑制房价难有成效,地方财政困难,以及得不到各阶层的认可等问题。对策是建立科学严谨的物业税收体系并使其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建立完善的房地产评估体系,做好地方政府的工作,并控制房价和平衡贫富差异等。  相似文献   
45.
国外物业税经验借鉴及我国开征物业税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彬 《理论界》2005,(9):229-230
物业税也称为财产税或地产税。我国开征物业税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同时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在机会成熟时开征物业税。  相似文献   
46.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代表国家以土地所有权人的身份,以收取土地出让金的形式来分配国家的稀有资源———土地。而物业税是国家对房地产拥有者的财产通过征税来再分配。用分期征收的物业税取代一次性收取的土地出让金既缺乏理论依据,也缺乏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物业税能否替代土地出让金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在性质、征收依据、归属主体、支付主体、计量标准、运行机制、存在环节、资金渠道和流向、财政分配效应、作用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物业税不能替代土地出让金。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出让金中已经包含部分物业税因素,此外由于地方政府提高公共产品及服务水平后增加的地租水平,政府应该以物业税的方式获得,因此,征收物业税可以起到降低土地出让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利用电话调查资料,就上海市民对开征物业税的认识和态度进行了样本分析,并提出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将税收用于民生,并增加税收使用的透明度;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先对经营性用房及高档住宅等征收;将土地出让金分摊在物业税中按年缴纳;照顾特殊困难群体,对其免征或者缓征物业税等建议.  相似文献   
49.
路春城 《统计教育》2007,(11):54-55
近几年,日益上涨的房价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从经济角度而言,引起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供求关系、成本和宏观政策等。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稳定房价也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0.
去年年底,在物业税试点从“空转”变“实转”、物业税即将开征的消息满天飞的时候,我在《上海证券报》撰文指出:“即使物业税已经进入立法计划,物业税相关准备工作也需要两年左右。物业税不可能在2008年就开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