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42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1371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清福"展现了唐宋以来士人阶层的生活理想,他们试图建立物质与精神、身体经验与审美体验、俗世生活与艺术、哲学之间的连续性。这一生活理想在晚明得以广泛流传和实践。晚明士人建构起一套以俗世生活为基准、以身体和感官的满足为起点、以快活自适为旨归的理论体系,他们以生活的观点来判断事物和人生价值,在物质的享受和娱乐活动的实践中力求塑造一种优雅的姿态。传统上身体与心灵、物质与精神、生活与审美、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的尊卑、断裂关系得到改观,一种从艺术为了生活、实现艺术化的生活的理论系统逐渐建构起来,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得以从理论上确认。这实际上为中国美学提供了一种世俗化的、形而下的"生活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82.
《老友》2014,(11)
正股骨头坏死:侧臀部或腰部疼痛,髋关节部位牵拉性疼痛,下肢畏寒、无力、酸麻感,严重者肌肉萎缩、跛行、拄拐或坐轮椅。颈腰椎病患者:椎间盘突出、滑脱、膨出、坐骨神经痛……弯不下腰,走不远路,起床时僵硬翻不了身,小腿发麻发凉、走路脚底如同踩棉花;颈椎病患者,头晕耳鸣,手臂无力、发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很多患者尝试了各种方法治疗,不见好转。有的患者无意中发现  相似文献   
83.
谈笑 《现代妇女》2014,(6):175-175
网络虚拟财产是现实财产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我国的立法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学说百家争鸣。我国理论界主要存在物权说,即网络用户对虚拟财产享有物权。知识产权说,虚拟财产是用户的智力成果。债权说,网络用户对虚拟财产的权利来源于与营运商签订的服务合同。  相似文献   
84.
技术和技术物是当代哲学、艺术和文化研究关注的核心议题。在有关当前技术与文化状况的分析和评估方面,唐·伊德、唐娜·哈拉维、贝尔纳·斯蒂格勒的研究富有启发。伊德分析了技术与人的多重关系并强调技术-文化的"嵌入性";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突破了人/非人的界限,突出技术带来的身体跨界为人类所开启的新的可能性;斯蒂格勒指出技术的"药性"一方面毁坏文化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则催生了社会联系和人的多样化存在。物质文化研究探讨人与物的复杂关联以及"与物为春"的共存境遇,如上有关技术物的嵌入性、杂合性和药性的剖析,是物质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维度。  相似文献   
85.
太平洋地震带所带来的天灾,海洋带来的自然恩惠,让大和民族对自然既敬畏又依赖,进而发展出咏诵自然的“物哀”之情,对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对“现世”的感怀和珍惜,这样的情感反映在他们的服饰文化上,尤其是图案上.他们从邻邦中国引入了汉族的服饰形制,结合本土的自然风物,创造出独特的纹饰图案.  相似文献   
86.
凤凰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案例显示,人、物与时空整合的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将民族特色地区的文化看作"文化空间",走旅游化生存的道路,形成动态平衡与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是对以凤凰县为代表的古城镇和传统村落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路径。形成时间和空间立体交叉,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究幼儿亲社会延迟选择的发展机制,随机选取135名3~5岁幼儿参加操控了年龄、动机、诱惑物表征、同伴关系变量的亲社会延迟选择实验任务。结果发现:(1)幼儿3岁时已能做出亲社会延迟选择,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发展的过渡期是4岁,高峰期是5岁。(2)为自己而分享是3~5岁幼儿做出亲社会延迟选择的主要动机。(3)面对诱惑物的实物表征,4岁和5岁幼儿比3岁幼儿易做出亲社会延迟选择;面对诱惑物的抽象表征,在为自己而分享的动机驱使下,幼儿易做出亲社会延迟选择。(4)在为自己而分享的动机驱使下,3岁幼儿倾向为喜欢的同伴做出亲社会延迟选择,而5岁幼儿倾向为不喜欢的同伴做出亲社会延迟选择;在完全利他动机驱使下,3岁幼儿倾向为不喜欢的同伴做出亲社会延迟选择;不论在哪种动机驱使下,只有5岁幼儿倾向为陌生同伴做出亲社会延迟选择。  相似文献   
88.
《侵权责任法》第87条对侵权人不明的高楼落物侵权责任的承担进行了规定,具有保障受害人得到补偿、统一司法实践、降低致害概率的积极意义。但是,该规定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不利于社会和谐、容易引发道德风险、预防功能不充分、适用前提不明确等,没有很好地解决高楼落物侵权所面临的困境。采取社会救济、高楼落物赔偿基金、保险赔偿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救济方式,行政法、刑法与《侵权责任法》相配合的惩罚制度,不仅可以使受害人得到及时的、充分的补偿,而且可以有效预防此类侵权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以往对<吕氏春秋>的本体论诠释大多遵循以"道"释"物"的解析传统和演绎模式,仅对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化而裁之",而对因何悟得形上之道则未予关注.形上之道并非来自天启,而是<吕氏春秋>编撰者们从现实境遇出发,通过"识物"、"治性"和"治国"三个环节逐步向上追寻,最终悟得其形上之"道"的.它不但可成为<吕氏春秋>本体论诠释的另一种进路,对其他道家著作之道论亦可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90.
朝鲜族的打击乐是该民族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种类之一,风物与四物乐作为朝鲜族打击乐的前身与新兴形式,见证了朝鲜族打击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