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地役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重要的一类用益物权,作为民法物权制度中一个最为古老的他物权形式,它从遥远的罗马法向我们的时代走来,因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效地克服了所有权的生硬,顺利地解决了相邻不动产的利用问题,为后世他物权体系的扩张和丰富奠定了基础。地役权具有内容的不确定性、设定的自主性和较弱的排他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为地役权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发挥创造了比较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得地役权制度具有其自身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92.
正一、我国农民土地权利立法综述1、农民土地权利的类型(1)土地所有权我国《宪法》第10条第1款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1986年的《土地管理法》则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三级所有"的形式。而新近的《物权法》第60条则"未  相似文献   
93.
我国环境权的私法规制存在诸多不足,现有私法对环境权公益性的保障不足,缺少利益协调具体制度,对环境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无法涵盖环境和环境要素,现有物权法难以满足环境权的保护要求,现有侵权法难以提供环境权预防性保护,现有人格权法难以满足对环境人格利益保护的要求.我国对环境权的私法规制,需从构建环境物权及其他物权的生态化、构建环境合同及合同的生态化、构建环境人格权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4.
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就建筑区划内车位、车库的归属专门做出了规定,在民事基本法的层面上填补了我国住宅小区车位、车库归属与使用的法律空白,其积极的意义不容置疑,然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仍存在一定缺陷。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是解决小区停车位在法律上权利归属的基础,以此为切入点,在理论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车位、车库的归属现状、法律性质、类型、归属学说、我国立法等多方面入手,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予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5.
现代社会,人们在居住区内产生了复杂的居住关系和无数的纷争。尤其是住宅小区内共有部分的范围更是业主们关注的焦点。共有权的客体是区分所有建筑物的共有部分。共有部分在法律上附属于专有部分而存在,并且具有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96.
物权法在动产担保融资方面的重大突破,并论述在新物权法框架下以应收账款和存货质押存在的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法律上的保护对于推动动产担保的发展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7.
韩杰  潘凯悦 《现代妇女》2013,(12):24-24
不动产登记为物权法中的重要制度,是指经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由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作为物权公示手段,不动产登记本质上为产生私法效果的事实行为而非登记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我们应充分比较借鉴他国登记制度的长处,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不断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98.
作为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占有的法律价值主要体现在秩序价值、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三个方面。从价值的角度来看,我国《物权法》中关于占有的规定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明确占有权利、确立公示公信、补充权利推定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9.
张琦 《经营管理者》2011,(3X):319-320
我国《物权法》第191条严格限制抵押物转让有悖于抵押权制度的价值原理;为构造我国科学合理的抵押物转让制度,应首先完善我国登记制度及动产抵押制度,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0.
规范拆迁 保障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2011年1月19日,经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通过,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实施。《条例》的出台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能更全面与深入地了解和适用《条例》,本刊特开设专栏"学术关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解读",并邀请了中国法学界著名的法学专家王利明教授、姜明安教授、薛刚凌教授、王锡锌教授和王克稳教授从不同层面对《条例》进行了多角度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