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8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1篇
人才学   33篇
丛书文集   333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984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融媒体不断深入发展,"内容为王"理念被人们重提。以《闪电新闻》为例,浅析融媒体背景下的"内容为王"理念。《闪电新闻》在内容制作上具有技术先进、互动性强、内容"走心"等特色,并且能够实现信息的量身定做、精准传播。融媒体新闻产品要想做到"以质取胜",需要坚持"内容为王",利用媒体技术优势,注重用户体验,还要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92.
993.
小说二题     
亲家王尚贵老汉坐在屋门口的一把躺椅上,面向着院门,长长的旱烟袋拿在手里,惬意地吞云吐雾,烟锅里不时闪烁红光。儿子牵着一头大牯牛回来了,正走进院门。这是暮春的一个落夜时分,天色朦朦胧胧。王老汉虽说年近六十,但视力非常好。王老汉瞟了一眼走在牛前头的儿子,又瞧了瞧大牯牛,待儿子将牛牵进屋后的牛圈里,他反手在石沿上磕掉还红亮着的烟锅灰,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高声对老伴、儿媳吩咐说,快去把腊肉、香肠煮起,好好炒几样下酒菜,今晚家里来贵客了。  相似文献   
994.
《棋王》是一篇道家文化色彩明显的小说,主人公王一生的命名、出场、棋道以及对待棋赛的态度都极具道家风范,但是《棋王》的意义与价值并不在于对道家哲学思想本身的思考与探讨,而在于把小说产生与叙述的历史时空相联系,从中去探寻道家文化的价值:道家文化在大乱之后显现出其治理方面的价值;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种柔性反抗的价值;保存独立思想能力的启蒙主义的价值;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诉求回应。  相似文献   
995.
作为汉代治春秋学大家,董仲舒指出,"王正月"是春秋公羊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夏建寅,商建丑,周建子,所正皆不同。王者建正朔的目的在于"变易民心","革其耳目";"王正月"则可以正人伦纲纪,推王道。《春秋》"王正月"也是"大一统"的需要。在董仲舒看来,孔子因鲁史记,撰作《春秋》,设素王之法,而标榜天子之事,托鲁王为君,以黑统取代周赤,以夏为远,以周为近,封宋为故国,合伯、子、男为一爵,从而构成了孔子"新王"改制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996.
刘玮 《天府新论》2014,(3):7-20
"最佳政体"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终极任务,但是亚里士多德并非在一个单一的意义上研究这个问题,而是将其区分为某个政体前提之下的最佳状态,适合某个人群的最佳政体,适合大多数城邦的最佳政体,不管外在条件限制的"依靠祈祷"的最佳政体,以及依赖超凡德性的最佳政体。本文试图从这五个角度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学说,最终论证他在哲学家应该为王的意义上与柏拉图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997.
"王道"是王权体系下的一种政治理想,对现实的王虽有某种批判意义,但又寄希望于王,其核心是王制:越是张扬王道,就越肯定王制;越是把王道作为一种理论追求,那么所谓的"道"就越依附于王,两者可谓相反相成。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王道"属于古代的一种政治思维,是一种历史的形态,与现代政治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王道"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很稳定的思维方式,影响至深。如何从传统"王道"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这既要改变产生"王"、"道"互相论证的社会结构,又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98.
唐代的特恩荫主要有前朝名臣子孙荫、二王三恪荫、赠官荫三种.前朝名臣子孙荫无固定的时间限制,所荫前朝仅限于北齐、北周、隋三朝,旌表的前朝名臣皆为死于非命者.理论上对“二王三恪”理解的不同,导致了“二王三恪”荫内容的不断变化,唐后期“二王三恪”已能出任官职.赠官所赠官职均在五品以上,品阶未必会高于此官员去世前的品阶.死王事荫子,所获官职往往会高于制度的规定,有时可直接承袭其父官爵.  相似文献   
999.
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事功在湖南绅士中激起了一种“湘军情结”。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湘军志》的编修及其被毁版,与这种“湘军情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湘军志》被毁版,也反映了湖南绅士的“正统湘军观”。  相似文献   
1000.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思想体系中关于政治哲学的核心学说,是柏拉图在城邦失序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改造城邦、建立理想国家的一次伟大尝试。该学说强调王者要用哲学思维和知识去统摄政治,从而引导国家健康、有序发展。而对洞穴比喻的解读就是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表达哲学王统治下的社会所独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深度挖掘和分析该学说,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呈现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