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记者从武汉市环保局获悉:截至4月底,武汉环保部门今年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60家,处罚金额达195万元。其中,一家大型机械工业企业因违法排污,被环保部门处罚121.5万元,这是武汉实施环境行政处罚以来的最大一笔罚单。(5月6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52.
《决策》2012,(1)
抽查排污企业时有“点单权”,对环保信用不良企业“摘帽”时有否决权,在参与环境行政处罚评审时有发言权……在嘉兴,公众监督成为推动污染减排的重要力量,改变了环保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形成了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环保”格局。  相似文献   
53.
在与滇池有关的利益链上,张正祥的"敌人"几乎举目皆是。这个63岁老农多年来告停了160多个环滇池污染企业、62个采石场;告倒了100多个各级官员、240多名老板。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付出的直观代价是一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右眼失明、右手残疾、穷愁潦倒……(3月26日《工人日报》)  相似文献   
54.
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广州毒大米事件,溯本追源竟然是因为水污染。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记者采访毒大米产地的农民,问:"这些大米你们自己吃吗?"农民笑言:"我们自己不吃,卖给你们吃。"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水质污染,久治无成,老生常谈,问题的症结在哪?是环保部门的监管不力?还是地方政府视而不见?是中国企业污水处理技术水平有限?抑或是官商利欲熏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越来越严峻的水质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症结并没有因为人为的  相似文献   
55.
"绿色金融"制度建设无疑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因为牵涉各方利益的重新调整,必然会遭遇曲折,甚至反复。此时此刻,除了环保部门、金融行业的密切配合外,公众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6.
当前,本应发挥重要环保功能的地方环保部门却扮演着"稻草人"的式微角色,遭遇"稻草人化"的社会困境.体制缺陷只是这一社会现象的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则是"生产的跑步机"机制使然."去稻草人化"机制的完善需要环保从紧策略和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安排、生态现代化战略的实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外部机制条件以及环保部门自身的内部机制建设,而根本路径取决于能否走出"生产的跑步机"困境.  相似文献   
57.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3-13
2006年7月,国家决定设立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五大区域环保督查中心.2007年五个中心全面运作。2008年12月.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在京挂牌,至此.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环保督查体制全部组建到位. 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部门首次启用“区域限批”行政惩罚手段。河北唐山、山西吕梁等4个市和所有建设项目被叫停。区域限批随后成为河北、山西等环境治理大省纷纷采用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58.
贺震 《21世纪》2014,(6):20-20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新法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将带来的社会影响值得期待。但是,我国解决环境困境所缺乏的并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更在于法的执行。新法的威力如何,对加强污染控制、保护生态环境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需要未来的执法实践来回答。立法滞后,固然是造成目前环境污染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并不算少,也不能说都不够严,  相似文献   
59.
微热点     
《经营管理者》2014,(11):9-9
#雾霾“常态化”,治理还有多少“非常态”?# 又一轮雾疆袭来,“应急响应”启动,秸秆屡成“罪魁”。禁烧“拘留”、关停并转、限行限号……船渐成“常态”,治理方案“一箩筐”,但结果多是“等靠熬”,一些地方仅靠环保部门的“单打独斗”问题更是突出。  相似文献   
60.
《领导决策信息》2013,(13):14-15
为圆满完成各项环保任务,甘肃省近期将在试点总结的基础上,陆续出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定》等五项环保文件和措施,从制度和机制上推进环保工作规范化,提高全省环保监管水平。今后,环境保护将不再只是环保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分内事。17个省直部门环保监督职责纳入政绩考核甘肃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定》进一步明确、完善了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