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89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201篇
管理学   5012篇
劳动科学   200篇
民族学   673篇
人才学   1702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7285篇
理论方法论   1924篇
综合类   20142篇
社会学   5411篇
统计学   732篇
  2024年   295篇
  2023年   1044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970篇
  2020年   642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693篇
  2016年   896篇
  2015年   1276篇
  2014年   2739篇
  2013年   2411篇
  2012年   2748篇
  2011年   3335篇
  2010年   3001篇
  2009年   3228篇
  2008年   3639篇
  2007年   2608篇
  2006年   2132篇
  2005年   2100篇
  2004年   1470篇
  2003年   1447篇
  2002年   1289篇
  2001年   1150篇
  2000年   946篇
  1999年   489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政府与企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两者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企业大都以赢利为目的,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就无可厚非;政府则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政府应该是非赢利性的,否则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有可能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全社会的利益之上。在中国,过去政府与企业这两种组织的职能常常被混同,人们用“政企不分”来形容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2.
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必须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完成硕士科研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现代经济社会的性质是市民社会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经济社会的形成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思想演变的产物,它并非单纯地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4.
邱景源 《兰州学刊》2008,(7):166-168
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陈钟凡,郭绍虞、罗根泽、方孝岳、朱东润、傅庚生、朱维之等人都撰写了各自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或中国文艺思想史著作,这些经典文学批评史著作的问世,使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得以建立。而批评史学科的建立,不仅仅是因为开创性著作的问世,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些著作已经有了自觉的批评史学科观念、现代文学观念、批评史观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这也正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作为现代科学的一门得以确立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5.
礼仪课程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蕴慧 《职业》2008,(9):65-65
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和职业变化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知礼、守礼、行礼、尚礼的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的礼仪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还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管理是一个人们熟知但未深知的词,仅就其词源而言就至今还尚未澄明.有人认为它源于西方,也有人认为它源于日本,但就是很少有人认为它源于中国.研究认为:这些认识是有违历史事实的.现有的语言学以及历史文献等方面的材料表明,"管理"这个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基本词,日语中的"管理",则是受汉语的影响而产生的.至于中英"管理"的对等翻译则是由来华的传教士完成的,而汉语"管理"由古典向现代转换则是由日本人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7.
《汉语大字典》在义项的书证方面存在一些疏误,内容涉及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一例两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8.
严加琼 《职业时空》2008,4(6):14-14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环境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不断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杜建国 《职业》2008,(15):10-11
校园墙壁文化作为隐性的德育课程,在育人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中等职技校,在校园墙壁文化建设方面,不仅要学习其他普通学校的做法,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借鉴企业文化的内容,创新自己的墙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0.
潘孔杰 《职业时空》2008,4(9):65-65
题库和自动命题系统是各学科教师在现代化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而计算机的发展具备了开发实用出题系统来自动生成试卷的条件,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加公证、客观;而用计算机程序化管理的试题库,具有效率高、出题规范和质量标准统一等优点,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