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639篇
劳动科学   44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278篇
人口学   67篇
丛书文集   214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983篇
社会学   777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美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自于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课堂的学术性、校园学术海报、学术社团和学术竞赛等,来自于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师道尊严和严格的考试制度等,由此反思国内的培养方式,得出思想自由与教育阶梯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62.
班级文化是影响班级建设的隐性力量,具有约束、熏陶等教育功能。通过库尔特·勒温团体动力理论,来分析团体气氛、团体目标、团体规范等因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重塑团体气氛,关注班级文化建设场域设计;理清团体结构,把握班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内化团体规范,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等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3.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会有头有绪,集体才会像一架健康的机器有序地运转.而班级的管理主要靠的是“良好的规章制度”.班级管理做到“与律于法”需要建立学生法制观念,让学生从被管理改变为自我管理,形成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4.
高校班级中普遍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对高校班级的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班级管理者要重视对非正式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最大程度发挥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弱化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5.
在科学界定职业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紧扣目标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了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基本工作项目模板,六大基本工作模板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便于实践.  相似文献   
66.
正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和思想行为都较差的一类学生,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信心、毅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经常违反道德原则,这类学生在班上虽然人数极少,但其影响巨大。如果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正常教学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帮教好后进生这不仅  相似文献   
67.
为进一步营造有利干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氛围,江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第三届“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评选表彰活动,这次评选首次将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一类专门人才纳入评选范围。  相似文献   
68.
班级里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这些事件事发突然,没有预兆,影响可大可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正确、适当地处理,很可能使事态激化,导致师生矛盾冲突,甚至发生难以挽救的恶性事件,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艺术。  相似文献   
69.
<正>一、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源泉。而推动企业创新的核心力量无疑是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理论界普遍认为,领导风格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领导风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一是直接通过激励来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提升,二是间接通过组织创新氛围、组织差错管理等来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发生。过去的研究过多地关注组织  相似文献   
70.
在河北省,新课改已经进行了3年,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占着主导地位.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求学生懂得记住,会做习题,在考试中拿个好分数.这种再现性的应试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又是模仿性的学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培养开拓性、创造性的人才出力,这样才能与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接上轨.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