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沈游 《老友》2014,(4):52-52
正四大名亭,是我国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的景点,分别是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醉翁亭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的琅琊古道旁,是去琅琊寺的必经之地。据《琅琊山志》记载,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感怀时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为他建了一座亭,因为欧阳修自号"醉翁",所以以此名亭,并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醉翁  相似文献   
12.
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校注群书,成就最为卓著,识见之精,叹为观止。其校勘思想和方法可谓集校勘学之大成。王氏父子对校勘规律的总结,给后人研究、整理古籍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山东琅邪王氏是古代临沂名门望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秦朝,王元为“避秦乱”而逃到了琅邪郡,到魏晋时期琅邪王氏郡望形成。自王吉至王崇,祖孙三代禄位弥重,且道德学问一脉相承,为琅邪王氏家族以后的贵显奠定了基础。魏晋时期,琅邪王氏的士族门阀地位确立。到王导时,“王与马,共天下”,琅邪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都发展到了巅峰。唐朝后期,琅邪王氏已经走到了尽头,经过唐末和五代十国的大动荡之后,到宋初时,琅邪王氏与其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一样,彻底丧失了原有的门第和地位,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4.
六朝世族问题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其政治特征等问题的研究尤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对社会特征的探讨却相对薄弱或有许多深层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即以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世族琅邪王氏为例,探讨几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三国英雄周瑜是气死的,这我们都知道;可是史上第一书法家王羲之,也是被气死的,而且是被自己气死的,想来,真为之叹惜。王羲之也算是得天独厚之人,老天对他是蛮偏爱的。他出身于琅琊王氏望族,落地便带上了富贵籍;身世既好,人又聪慧,天赋一门书法本事,少年即获得了高誉。《兰亭集序》,冠绝群雄,一千多年过去,至今没有超越者。  相似文献   
16.
晋宗室诸琅琊王分封世袭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琅琊王氏与晋宗室诸琅琊王长期的政治协作 ,给琅琊王氏凭借地缘政治之优势干预朝廷政治提供了便利。故琅琊王司马睿以琅邪王之身分即位后 ,琅琊王氏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优遇 ,而且在日常之生活中似乎也很少受到朝廷礼制之限制。琅琊王氏政治之日趋强盛不仅会引起朝廷之猜忌 ,而且也会招致其他士族群体对其政治之不满 ,为减少琅琊王氏借地缘政治之便利对朝廷政治实施干预 ,故在宗室诸王之世袭继统问题上尽可能避免以琅琊王之身份入纂帝位也便成为一种可能。围绕着宗室子弟即位前后之承嗣袭封 ,不同士族群体之政治倾向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政治纷争 ,也便成为世人关注之焦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王氏代数对用初等树变换生成树的方法进行了改造,提出了一种新的初等树变换的算法。新算法较之原法简洁、直观、运算方便、概念清楚,并保留了原法的所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勾践迁都绍兴,是于越民族由部落走向国家集团的重要活动之一。这次伟大的迁移运动促进了于越民族的中 原化,并加快了向中原融合的步伐。这次迁移活动对绍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晋士族的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政权仅存百余年 ,却在书法、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领域涌现出众多艺术大家。东晋艺术的繁荣 ,呈现出鲜明的家族传承的特点。这种现象与东晋门阀士族颇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东晋南朝望族琅邪王氏作家大多博学能文、多才多艺,善于运用辞赋的形式表现作家的艺术体验;受家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少作家具有主动献赋、润色鸿业的赋颂意识;琅邪王氏辞赋创作具有渐趋整炼、益事妍华、丽而不淫的发展趋向.琅邪王氏的辞赋创作显示出东晋南朝时期望族心目中对辞赋文学正宗地位的重视及对辞赋文学唯美之风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