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3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73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论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工科大学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使得每一个从事科学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社会意识和化意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在学科结构上往往是单一的工学体系,至多是综合性的工不体系。这对于培养出具有社会意识和化意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极为不利的。适度发展科,是理工科大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22.
如何根据时代需要,培养有竞争力的外语人才?本文针对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实际情况,论述了 TC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具有理工科院校特色的造就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3.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理工科人才,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况出现了新变化和新问题,理工科大学生更有自身特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分析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提供切实依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5.
由于自身软硬件设施的不足,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必须合理确定培养目标,有效发挥自身特色,使法学与其他优势学科相互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为此,我们应当培养特别法方向的人才,加强双学位建设,开设辅修课程,以期实现法学特色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6.
理工科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个体差异3个方面阐述了理工科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问题。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关注学生个体优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关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与社会科学、人文文化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由此引起当前跨世纪的科学大整合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成功之路都说明了高层次人才不仅应当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当拥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我国跨世纪的人才培养,应当加强人文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对人类、对民族的关注和责任的意识,有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28.
一说起少将的事儿,罗箭竟是满肚子委屈。他说,自己本来是个科技工作者,要是一直从事科技工作,现在应该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但却被张爱萍将军逼着参了军。这个将军是他不情愿的。若不是父亲,他不会走进大漠,也不会终生从事原子能事业。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503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卷调查,比较了文理科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压力,重点分析了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影响、应对方式.笔者认为,由于学科特点,理工科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必须把握理工科学生学习心理压力的特点及规律,适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30.
基于当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地区性理工科院校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整合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育资源四个方面的整合完善地区性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