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652篇
劳动科学   70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62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663篇
理论方法论   208篇
综合类   1225篇
社会学   338篇
统计学   5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和优化人才配置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推动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供给,从而能够支撑起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对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通过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取得的成效,指出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行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和新趋势,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
63.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特别是东部地区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显著变化,现代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升级。京津冀地区非常典型,故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为依托,对京津冀服务业发展做Moore值分析,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北京、天津和河北服务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和态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详细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发展路径和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江西社会科学》2016,(7):54-60
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正成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人力资源支撑的战略选择。通过分析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探索性访谈基础上,归纳出人才创新力、创新型金融支持力、信息整合力、发展空间动力、体制机制创新力、区域文化价值力等影响因素,总结出企业家评价激励设计亟待改进、创新型金融支撑亟待创新、行业服务高端需求亟待引导、招商困局亟待破解以及园区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等问题,提出集聚区应成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展示中心、人力资源产品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维权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人力资源信息发布中心的建设目标以及改进相关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
工业化中期生产性服务业与 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存在着协同定位效应,并且该效应受商务成本和城镇化率的影响。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关系有所不同。工业化中期,在相互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工业化进程中的“挤出效应”使二者空间分布呈现相互分离态势。湖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通过分析2003-2012年数据,得出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存在着相互排斥效应。  相似文献   
66.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结合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利用2002、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和投入产出的现代经济数量方法,从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现状与特征,并与某发达地区制造业、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程度进行对比,揭示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从供需转化的视角提出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对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段胜月 《职业》2016,(21):117-117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职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与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试点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应当在管理中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并完善双方协议及培训与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68.
宋则教授     
宋则,1951年12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6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部分社会兼职:国家商务部专家,国家粮食局应急管理专家,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中国迅速发展成为服务贸易大国,但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整体偏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经济转型和平稳增长。以全球主要服务贸易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分析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开放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均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第二,货物贸易与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三,无论从金融规模还是金融效率来看,金融发展程度都会显著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70.
继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后,武汉市正在顶层设计"服务业升级计划",实现工业和服务业"两业并举",提升武汉经济规模和竞争力。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希望,规划内容要尽力覆盖全域、全行业和全时空,政策制定要分行业、精细化,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一服药对症一个行业"。据初步计划,武汉市服务业升级将重点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会展中心、工程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