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403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80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1100篇
理论方法论   226篇
综合类   2073篇
社会学   352篇
统计学   1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绪才 《决策探索》2014,(17):11-11
湖北赤壁市一家服装厂每年花费数万元,把产品送到湖北省质监局纤维检验局做检测,检验合格后,咸宁市质监部门却依然要对他们的产品进行定检,并收取数千元的检测费。对此情况,咸宁质监局局长张志宏辩解称:“毕竟要吃饱肚子去工作,肚子不搞饱,怎么去工作,所以第一必须考虑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62.
天道社会亡于无效率,人道社会亡于贪欲。纵观我国古代政权,其大多因反贪腐而兴,也皆因贪腐而亡。治贪若不改道则无效,但改道则意味着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其难不啻于上青天。从这一点看,清高宗那个"不败露则苟免,既败露则应问"的反贪腐方针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反贪腐的墓志铭。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对中国学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影响了一些作家的创作,余华便是其中一位。余华通过对人的生存层面“具体苦难”的描写,表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存在”状态,揭示了“合理生存”的荒诞性,隐喻着中国社会尽管已经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但是,仍然没有完成思想启蒙的历史任务(这种任务并不是西化思想的进一步深化),警诫着在如火如荼的经济革命中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变革者们,在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一切被冠以崇高的文化背后所可能出现的不合理,进而启迪启蒙主义不应该被机械于西方文化的启蒙化和传统文化的祛魅中。  相似文献   
64.
地方性知识是与普适性知识相对应的知识体系,是一定地城内的人类群体在所处生境中形成并总结、传承的生存知识、技能、经验与智慧.地方性知识为特定的人类群体所独有,折射着特定生境下人类群体的智慧之光,其认同的内涵,使它成为特定群体及区域的文化标识.地方性知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里对特定民族或群体的生存构成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是他们得以发展的智力武库.对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伦理与生存智慧予以重新审视,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进行“观念转型”,缓冲与消解工业与科技导致的“生态暴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田淑晶 《社科纵横》2012,(11):84-87
人类通过文化创造不断解放自身,创造理想的世界;反过来,文化给人和人的生存提供了规训和框定。这种规训和框定,就人类整体而言,代表积极的力量。但具体到个体,当其现实生存与文化的框定存在距离的时候,文化的框定便有可能使人陷入矛盾、焦虑,甚至导致生存的危机。《天津俗人》对此有深刻的挖掘和展示。如何弥合指向抽象、整体的人的文化规训与具体的人现实人生之间的裂隙,是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中的人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摘要]通过对一个西北少数民族村落征地事件及其扩散的社会情绪的分析,展现出底层农民的道义经济观,即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与平等发展的社会公正观,以及影响其实现的根源,即在社会转型中人情网络关系向个人契约关系转变的失败。同时,也反映了底层农民就征地问题表露出的在生存与发展问题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与对地方基层不满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67.
"生存超越美学"是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强调文艺活动与人的生存超越之间的本体关联的一类文艺本体论的统称。生存超越美学阵营中的诸流派虽然一致主张从人的生存的立场出发来理解文艺的本体,认为审美和艺术应当立足于人的生存并引导着我们生存的超越,然而落实到超越的具体途径和终极目的上,又往往是以某种精神的自由高翔或宗教精神为其特征,而无法真正体现其所主张的"生存超越"。究其原因,就在于对"生存论"以及"生存本体"理解上的偏差。因此,重新考察"生存论"的理论内涵及其美学体现,对于我们揭示"审美超越"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指归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68.
当今,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优化,生活节奏更加繁忙,方方面面都充斥着竞争的压力,很多年轻人的心理负担和心理问题愈加严重.笔者基于马斯诺需求层次对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9.
正为防老板跑路,工人拿不到工资,江苏高邮要求企业缴存每个工人3000元到6000元的工资保证金后才能招工开工,但不少中小企业因无力承担,春节过后纷纷歇业。由于利润率的下降,融资和人力成本的增加,服装企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压力。高邮亦出现了企业跑路,工人拿不到工资而到政府上访的情况。作为一个已经发生并可能出现更大风险的行业,政府对缴  相似文献   
70.
作为一名钟情于国学的作家、画家和道德经艺术馆的创办者,韩金英习惯于为自己的国学作品配图,这些图也是她对于生命的终极密码的探索。用油画手法表达对易经、风水、中医、智慧的领悟,是她未来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