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如何提高生态效率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1990~2011年西部11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以劳动、资本和能源为投入要素,GDP和碳排放分别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评价,进而通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对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82.
83.
梁星  卓得波 《统计与决策》2017,(19):143-147
文章利用熵权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中国整体水平以及东中西部的生态效率差异;然后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城镇化以及平均受教育水平等7个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代理变量选择以及与当期生态效率、滞后一期生态效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4.
应用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基于 2001—2021 年 CNKI 数据库中与生态效率相关的 1 125 篇期刊文献?进行作者机 构共引、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等可视化分析?把握生态效率的研究现状、动态热点和前沿趋势? 结果表明:生态效率研究当前处 于迅速发展阶段?研究人员及机构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但作者机构之间联系程度不强?生态效率的研究方向诸多?如何评价 生态效率和对区域、行业等中观视角的生态效率研究是热点主题?围绕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研究是当前研究前沿问题? 研 究展望:加强区域间作者及机构的交流合作?重视关于微观个体的生态效率研究?推进生态效率研究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85.
在构建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提出了区域生态效率时空分异评价方法,并对中国2000—2012年30个省市区生态效率时空分异情况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提升并不显著,且与经济增长高度一致;东部地区省市生态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时序提升明显,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正在拉大,中西部地区差距在缩小,西部地区时序提升明显;中国区域生态效率前沿长期由江苏、山东、浙江、北京、广东等省市构成,两极分化加剧。  相似文献   
86.
生态工业与工业生态效率着重研究工业系统生态化发展及其生态绩效,通过重新设计工业活动,寻求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能持续发展的水平,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和消减环境破坏。从生态工业概念、生态工业园建设以及生态工业发展三个方面梳理生态工业的研究进展,从行业生态效率、企业生态效率和产品生态效率三个方面回顾工业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域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依赖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即短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本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未形成显著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8.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32个资源型城市2003~2011年的生态效率,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总体生态效率波动较小,近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区域间生态效率相差较大,西部远高于中东部城市,技术进步是促进生态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规模效率制约了生态效率增长。实证检验得出:资源回收利用率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城镇化率、生产技术和利用外资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9.
《领导决策信息》2010,(19):13-13
江苏省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逐步提高生态效率,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示范性地区。目前,江苏已明确提出建设“低碳省”的目标,《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预计下半年正式出炉,打造“低碳省”的战略框架日渐明晰。  相似文献   
90.
基于2010—2019年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标准差椭圆、重心模型和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节能减排约束下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分异和集散特征,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节能减排约束下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高值区稳定分布于内蒙古,低值区多位于黄河流域的西部省(区),整体呈现出“中部>东部>西部”逐步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集聚特征,旅游生态效率重心呈现出向“西南—西北—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旅游业产业结构、旅游业技术水平和政府规制力度对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显著,而旅游业经济规模和旅游业对外开放水平对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不显著。据此提出,应进一步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以优化边际旅游投入产出,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推进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重塑低碳旅游认知以健全旅游生态保护机制等,以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