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5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1644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722篇
人才学   176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4626篇
理论方法论   803篇
综合类   9373篇
社会学   1037篇
统计学   328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886篇
  2014年   1794篇
  2013年   1442篇
  2012年   1280篇
  2011年   1341篇
  2010年   1355篇
  2009年   1314篇
  2008年   1402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成都与斯图加特两个城市在环保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由于治理思路不同,方式不同,效果不大一样.期图加特采取了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措施和手段,宁愿失去效益,也不牺牲生态目标,有效地制止了工业污染.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都无法实行同样的措施和手段,治标的倾向比较明显,因而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92.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筱炜 《船山学刊》2003,(2):74-75,122
本文通过概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着重指出发掘和整理本民族传统生态观,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3.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中政府相关政策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评析了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的几个阶段 ,评价了宁夏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重建战略政策阶段具体措施执行效果 ,建议按标准化程序进行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特别是政策的制定阶段 ,要充分注意收集民意 ,让农民的行为自觉自愿。突出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产权归谁所有 ,进而探索符合宁夏区情的林草公共资源管理模式尤其是南部山区村民能够接受、参与且能提高生态管护资源配置效率的方式。  相似文献   
94.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对某一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于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因此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本着综合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原则 ,选取最能反映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特征并尽可能量化的指标来建立指标体系。选取的评价方法应简洁、方便、易操作 ,评价结果应体现客观性、准确性、可比性与可操作性。本文介绍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指标体系的建立 ,并对评价中常用的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特尔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5.
对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具有丰富而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它地处我国第一地理阶梯和第二地理阶梯的高原面上 ,地形奇伟 ,气候寒旱 ,众多民族交错聚居其间 ,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单元 ,且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大体吻合。由于处于西部生态环境的源头位置 ,它能够深刻影响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型人地关系的确立  相似文献   
96.
当代生态关怀从浅层向深层发展,形成了深层生态理论.深层生态理论在其构建中向东方文化寻求资源.在对当代西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概括基础上,对于东方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进行深层生态资源上的挖掘,对其深层生态的实践也进行探讨,对已有的深度生态理论和东方佛教文化之间进行进一步地沟通,以期增进一个适合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生态保护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97.
生态主义从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发展模式或道路、经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运动等各方面全面勃兴。这对现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必然对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扬弃现行地理环境概念,重新定义自然环境;扬弃现行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作用的理论,提出自然生态力范畴,并揭示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被动的最终决定作用;把自然环境纳入社会基本结构;提出自然生态力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最基本的矛盾,从而使社会基本矛盾由现行三方面两对矛盾的体系发展为四方面三对矛盾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98.
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物种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了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进行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这些外来物种会对入侵地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相似文献   
99.
西部大开发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效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主要不是东西部城市之间的差距,而主要是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方面的边缘化比经济方面更严重,农村边缘化比城镇更严重,老的生态问题未解决,又埋下了新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00.
绿党是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其哲学观是把生态环境利益上升为人类最高利益,并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国家社会中心的生态中心主义,它的出现带来的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性的挑战,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其生态权利之上的价值观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表现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动摇、基本人权原则的错位、权力制约原则的变异和法治原则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