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自然生态美是自然生态本身呈现的整体样态之美,内含有多维度的价值。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形下,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此生存境遇下,对自然生态美价值的阐释有助于改变传统美学对自然认知的偏颇,同时也说明生态文明时代新的美学观念的生成。自然生态美是衡量自然生态健康与否的一把重要的生命标尺,而其本身内含的和谐共生价值更是人类必须遵循的自然大法。自然生态美除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怡情悦性的审美价值外,更具传统自然美学所不具有的精神生态价值。自然生态美作为当代意义上的自然美,彰显了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维护自然尊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美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43.
"百姓富"与"生态美"的良性互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地评价两者关系,对国家或地区进行科学决策具有积极作用。把"百姓富"分解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将"生态美"具体化为居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百姓富"与"生态美"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期为科学分析两者关系,搭建一个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44.
民族的多样性形成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建构,是人类每一次走向更高一级文明的必要阶梯和有效结构模式.人类从诞生到民族生态文明的形成,遵循着依生--共生的自组织策略;民族生态自由的涌现意味着多样化、多元化;民族生态美整体潜能的全面实现在本质上是跨文化对话、跨文化接触.  相似文献   
45.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有悠久深厚的自然审美传统 ,游山玩水、园林建造和于诗画中吟咏描摹山水是中国人自然审美的三种基本形式。此传统至今仍有重要的学理和现实意义。理论上 ,它有助于我们解决诸如自然审美、人类审美意识起源、美感从生理快感到心理快感之飞跃、人类审美心理形成之内在动力等基础理论问题 ,;现实上 ,它利于我们充分发挥自然审美的当代文化价值 ,重视生态美建设 ,重建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 ,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当代人类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46.
内在的生态美与人的自然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学与审美人类学重视人类的一些原初的经验,重视人的来自大地的自发性。现代社会中的经验,理性成份越来越多,经验中的自然要素越来越少,经验的有机性、宁静感以及经验的节奏与完整性受到破坏,面临一种危机,而这些经验却在古老的状态或妇女儿童身上较好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7.
刘衍青 《阴山学刊》2008,21(6):46-4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及其诗文作品推崇人与自然亲和共融,敬畏与尊重自然生命,肯定人之本真存在,透露出作者崇尚自然、复归人性的人文生态观。这一观念源于作者对老庄思想的汲取、对晚明启蒙思想的承继及其诗人情性。  相似文献   
48.
生态美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以生态美为主题,研究生态审美的范畴和人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感享受,以及生态美的创造、发展及其相关规律的学科领域。生态美则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过程和关系,是和谐生态关系、生态责任、生态道德、生态服务和生态价值的综合体现,是形式美、关系美、过程美和功能美的有机统一。在相关概念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美学理念在生态规划、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作用的观点或建议。  相似文献   
49.
卢梭生态美学观之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人构成统一生态系统的原则下,从自然生态和谐美、人性生态美这两个密切相关的层面出发解读卢梭作品中蕴含的生态美学观。卢梭对自然的独特阐释,表达了以自然对抗文明的生态审美旨趣和审美价值观。而他对人性生态美的向往与塑造,则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存在的高度关注,折射出卢梭深厚的人文情怀。对卢梭生态美学观的探讨和阐释,可从理论层面进而到实践层面为解决当今人们所面临的生存方式危机和精神危机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开拓一条新的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之路。  相似文献   
50.
近现代理性的泛化与深化,终于催生出生态危机这一人类共有的梦魇.基于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生态主义应运而生,生态文化方兴未艾,"绿色"书籍正倍受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