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8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表达工具之一的中国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如发端于殷商的甲骨文。随着甲骨文的产生,作为中国书法的篆书书体也就随之产生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表述方式和载体。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累和发展,中国书法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因此,中国文化和中国书法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甲骨文农作物“稻”、“黍”、“来”、“■”、“■”等字着重就甲、金文直至隶、楷,参照传世文献进行了共时的、历时的综合分析,理 清它们的演变情况,作出新的考定。  相似文献   
53.
汐翁早年发表的《龟甲文》一文在甲骨学界影响甚大。虽然部分记述出入不多,但其中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还有的是信笔由之,引用者应辨析使用。  相似文献   
54.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代神话与传说,是先民创制汉字的主要材料。将古代神话传说融入汉字也是先民的创举。既然如此,这些汉字就可作为研究神话及古代传说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相似文献   
55.
甲骨文感知心理动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文感知心理动词指甲骨文中与人的感觉、知觉、言语、心理等相关联的词语,分为认知和情感两类,共有25个。在句法功能方面,它们主要作谓语,作其他成分的极少;所带宾语绝大多数是对象宾语,受事宾语很少;大多可以带副词作状语;补语一般是“于”字结构,其位置比较自由,可以在动词前,也可以位于动词后。  相似文献   
56.
郭静云 《殷都学刊》2008,29(1):1-11
最近几年来,笔者以夏商礼器的纹饰、甲骨文、金文和传世神话内容互相参证,发现华夏巫觋信仰中有颇为关键的双嘴夔龙崇拜。此种崇拜滥觞于中原夏人巫觋文化中,且影响商周信仰的发展。在上述研究之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用甲骨卜辞、传世神话、古代美术探讨中国帝王观念与神龙信仰的关系。华夏先民相信,大巫魁酋或立国圣王都不是由人所生的凡人,而是由神龙所生的神人。圣王神子从其母体获得了超俗的智慧,故能通天通地,成大巫、国王,智明治理天下,管制黎庶。此种观点自上古流传至近代。  相似文献   
57.
甲骨文语言研究有了很显著的成就,但是对甲骨文同源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我们根据商周的传承关系,由周秦音系推测出商代音系,在一定范围内从字形入手,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从字形、语音、词义三个方面分析甲骨文几组同源词,说明商代同源词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殷墟甲骨文词汇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系统整理殷墟甲骨文字头的基础上,梳理出甲骨文的全部词目为3 596个,并对其普通词汇中的所有已识词词目进行了分类列举,首次较全面地揭示了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词汇面貌。  相似文献   
59.
蚕与龙的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人工养蚕取丝利用的发源地,远古先民对蚕非常崇拜。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龙究竟起源于什么动物,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从远古先民对蚕的崇拜现象分析,并根据甲骨文的字形进行比较,探讨了龙的发展变化过程与蚕崇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龙的最初原形,可能起源于蚕的形象的观点。  相似文献   
60.
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关系到遗址性质、年代的探究,受到学术界及公众的关注。仅就已发表的四片考察,可知其中有的肯定属于西周初年,并可能与周公旦有一定关系;有的以“周公”为卜问主体,虽不能证明即周公旦,但也属西周早期。总的说来,卜甲的各方面特点都类似岐山凤雏卜甲,后者正是西周早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