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老年世界》2008,(3):5-5
自治区直属离退休人员工作办公室召开学习王欣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大家热情赞扬王欣同志的敬业精神,高度评价她以老干部为本的工作理念,为她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儿女亲情所感动,对她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深感敬佩。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王欣同志坚持“人性化关怀,亲情化服务,人文化管理”的服务理念,在为老干部服务方式上,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让夕阳事业显现的那样阳光、那样温暖。  相似文献   
62.
中国古代学术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生存环境,它重视道器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形而上之道统率器物。中国古代学术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独立思考与思想解放上面。虽然它带有特定时代的痕迹,但是其基本的学术价值观念与人文精神,对于今天的学术活动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3.
玉荣 《中国民族》2007,(7):8-11
一位年轻的藏族学者,诗人,编辑,出版人,制片人,一个网站总监,在短短的时间里凭借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责任创造了庞大的虚拟家园——藏人文化网及系列站点。从此,雪域高原变成咫尺之间,藏族儿女携手欢笼在他营造的世界里,各族同胞互通有无、加深了解,友好平等是唯一的通行证。他用爱诠释了一个新时代藏族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意义、价值和责任。  相似文献   
64.
请客经济学     
中国文化是一种熟人文化和面子文化。这种文化所体现的交往特点主要是熟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多。请客也多。而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少。请客也少。  相似文献   
65.
论高校图书馆人文化服务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文化图书馆创建理念内涵的研究,以及国外图书馆人文服务的经验借鉴,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与人文化服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人文化管理制度、人文关怀、创建文化中心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高校图书馆人文化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吴琳 《城市观察》2011,(3):183-192
宋代城市不仅是中国农业社会从纯粹消费型城市到以手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生产型城市的转折时期,也处于当时时代横向比较中的高峰段,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宋代都市人文景观形成以下特点:开放的城市格局;园林化的城市建筑;更加人文化的城市景观;浪漫、繁华的都市格调。宋词(诗)是那个城市"黄金时代"的直接产物。在诗词中,回望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过的城市美好生活,是我们今天建设美好生活的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67.
陈志友 《学术界》2006,(2):58-64
将ISO9000、ISO1400和SA8000统一起来分析,可以看出它们所包含的“人文化”内容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国际认证标准的“人文化”增强的趋势,既同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关;又是国际市场竞争关系失衡的产物。分析国际认证标准的“人文化”趋势及其两重性效应,有利于企业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应措施,增强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8.
论全球化压力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了一个文化与产业不断接近以至融合甚至部分重合的过程.文化产业的出现,标志着"文化经济"这一新的经济类型或者经济发展模式的诞生;"文化经济"应该是一种"人文化的知识经济",即一种在世性与神性追求双赢的知识经济.作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中国政府应该将自己放在全面的文化开放平台上,按照世贸规则调整和重构中国的交往理念、制度形态和法律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用竞争促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生态主义的思想范式充分发挥"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后发优势,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69.
"德"之初是先民刻画种子发芽以求得庄稼成长的一个巫术,随着氏族部落的产生,"德"发展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在殷代甲骨文中"德"正是"祖先祭祀"的意思.西周"德"义从单纯的"(牛羊)祭祀"改良为"心、行"祭祀,春秋"德"义开始祛魅:(1)孔子以"仁"代"德",用他的"仁"观念将周公之"德"人文化.(2)子思在"德之行"的基础上首唱"五行学说",全面开启了儒家天人之学、心性之论、王政之道.  相似文献   
70.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胜利”,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面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严重不协调,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绚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自然辩证法学科在这一领域既有学术责任,又有条件去提倡并通过学术研究进行交融和沟通工作,应自觉地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双赢和交融作为学科的学术责任与努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