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4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本文论述了十七年小说中 ,不在整体、宏大叙事认可范围内的个体生命的命运及其意义 :春兰的悲剧是个体生命的鲜活要让位于历史的理性运行与规则 ;改霞的命运体现了个体与整体相互依存、刺激的紧张关系 ,也体现了个体基于自身利益而对整体的清醒审视 ;余永泽的人生选择带来了作为个体的知识分子在人生价值选择上的困惑 ,其体现的英美派知识分子的文化思想特征 ,在今天也值得人们深思 ;冯贵堂的命运体现了“微观现代性”的“历史的迷误” ;对张桂贞的评价 ,涉及到对普通人的个体日常生活的价值定位问题 ;对素芳的评价 ,则涉及到我们应该如何关注被整体以神圣名义压抑的孤苦无依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2.
相对于个人偏差行为,整个团队集体发生的组织偏差行为的后果对组织破坏性要严重得多。探讨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该行为是为了整个团队的现时利益,而由整个团队实施或认可的一种组织偏差行为。为了检验组织中的这种群体偏差行为构念的有效性,在研究1中对90位MBA和EMBA学生进行访谈,获得描述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的题项,并通过三阶段的题项筛选过程,进一步选取量表题项,对100位团队领导进行调查,发展了一个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 借用社会学习理论及其道德疏离观点,提出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的产生机制模型,即非道德型领导通过团队道德疏离的中介作用,对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团队权力距离氛围正向调节非道德型领导对团队道德疏离的影响。为了验证该模型,通过研究2对12家公司的218位团队领导及其806位下属进行纵向调查研究,对模型中中介、调节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控制了组织控制系统的作用,非道德型领导仍然会通过团队道德疏离对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会随着团队中的权力距离氛围的增强而进一步加强。 提出团队层面的组织偏差行为构念,并对其产生机制进行探讨,有利于深化组织偏差行为领域在团队层面的研究,也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发现、评估和降低该群体行为。  相似文献   
153.
《奴隶制与社会死亡:一项比较研究》系美国历史社会学家奥兰多·帕特森的代表作。这本书不仅是20世纪最重要的全球奴隶制比较研究之作,亦因其挑战了由来已久、以“财产”为核心词的奴隶制概念,在学术界形成深远影响。帕特森指出,奴隶制首先是一种永久性的暴力支配关系;在此关系之下,奴隶生来即被疏离,且通常被剥夺尊严。这是一个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与哲学理论得出的概念。它所揭示的是奴隶制的本质:所有奴隶都是在社会意义上死了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