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6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557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84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883篇
理论方法论   477篇
综合类   5636篇
社会学   351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体制改是核心,培养人才是根本目的.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陈旧的教育内容和不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手段,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会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3.
汤显祖的思想相当驳杂,“道学”是最值得重视的因素。“道学”形而上的内在精神超越,赋予了汤氏独特的“思想者”气质,并进而影响他的文体选择。其古文理想和曲体价值观,均显示出重道德理性的传统“杂文学”观念在晚明时期的回潮。  相似文献   
24.
先进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本文从先进文化内涵入手 ,论述了青年学生要具有先进文化意识 ,以及提高先进文化意识修养的方法 ,旨在加强当代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遵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要求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5.
儒家絜矩之道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论《大学》多重“格物致知”一章,然絮矩之道的提出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朱熹为絮矩之道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理论体系,包含政治方面以我为中心的自我调节,经济方面与民同利的关系调节,用人方面举贤授能的机制调节,思维与行为方面推己及人的社会调节。对儒家絮矩之道进行现代诠释,可以在政治活动中进一步发挥主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能动作用;在经济工作中发展经济,保民富民;在人才竞争中广揽人才,虚怀若谷;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处处以对方为重”的新型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6.
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 ,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 ,在孟子看来对于心不在于去认知 ,而在于将自己的内心发挥到极致 ,这样就可以体认本心而知天。张载第一次在心性本体论上 ,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 :心统性情 ,把“情”这一概念置入心性问题的讨论中。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 ,提出性为体情为用 ,并在性情之上 ,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 ,即心 ,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27.
两汉文献中的经籍传注——《两汉全书》编纂杂识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部两汉文献中,为前代或当世古籍所作的各种“传”、“注”、“解”、“说” 、“笺”、“诂训”、“章句”等,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经籍传注是基于对一定专书整体考察而作出的系统注解,与此前散见的训诂资料有所不同,已具有一定的学术个性,是一批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学术著作。它们的应时产生,是经学繁盛的直接结果,也反映了经学发展对一般古籍研究的影响,以及经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汉代社会之多元文化的发展。《孟子章句》与《楚辞章句》是一直为后世所重的两种章句体传注,前者推崇孟子、后者赞颂屈原,曾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乐记》是一份集中体现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与礼教思想的重要文献。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本文通过分析考证,以可靠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否定了这种错误的观点。澄清《乐记》的作者问题,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乐记》以至整部《礼记》的编纂性质,从而正确而有效地发挥其文献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法律制度的产生有其背后的文化、经济背景 ,作为“舶来品” ,知识产权法律在中华大地上需要与民族文化心理、习惯进行磨合、适应。为此 ,今将视点切入到儒家的发源时代———先秦儒家的思想 ,探寻其对我国知识产权的影响 ,目的是让西方文化上产生的知识产权制度更好地在我国融合、发展 ,同时从民族文化中吸取合理因素 ,指导信息时代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 ,建立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0.
个性是创作的生命。尽管莫泊桑和欧·亨利同是短篇小说大师,都以布局的精致巧妙而著称,但他们在创作上却是各自发挥他们独有的艺术魅力,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两人的创作,无论是从情节的设置、结尾艺术,还是叙述方式等方面,在有着外在相似性的同时,还有着内在的相通与相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