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5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266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78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1818篇
理论方法论   307篇
综合类   2871篇
社会学   264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我国区域制度变迁对中部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区域经济新格局下中部地区的区域竞争环境,依据演化理论提出了环境变迁后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战略适应观点以及战略适应的现实路径,认为中部地区的战略适应路径在于区域制度创新和经济集聚战略,并就区域制度创新和经济集聚战略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社会学》2005,(3):38-44
对“家庭是否正在衰亡”的讨论已经旷日持久,近几十年来家庭行为和态度的重大变化使这一争论再次成为焦点。一方面,有学者把这些变化解释为家庭衰落和解体的象征,认为这对个人和社会不利。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家庭只不过是在变迁,而不是衰落,认为那些变化既可以视为有利,也可以视为有弊,或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的推动下,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模式的变迁受日本模式的影响很大,如开始重视银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日本模式的演变也借鉴了美国模式的优点,如开始重视资本市场的作用,关注股东的利益,增强对经营者的物质激励等.两种公司治理模式出现了趋同.  相似文献   
34.
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历史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兵 《云梦学刊》2008,29(2):91-93
对张谷英村落体系的空间结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利用张谷英村落遗产价值.根据实地调研与张氏族谱资料,我们发现张谷英村落发展变迁历程可分为村落肇始、龙形村落阶段、双核心村落体系阶段等三个阶段;元明清之际的人口迁移、历史时期张谷英村落地理环境、内化的宗族观念与风水思想等是张谷英村落体系变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着力点在于张谷英村落的人地关系,在传统农耕时代的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宗族组织起来的人,即张氏宗族:"地"即为张氏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土地的占有与利用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焦点,传统农耕时期的村落活动半径决定张谷英村落必然由集中走向分散.最终形成双核心村落体系.  相似文献   
35.
在后殖民理论的语境下,岭南侨乡城市与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可以从西方殖民者、本土政府和民间社会三个层面进行解读.以侨乡城镇为例,可以看出华侨和侨汇对"骑楼"建设的影响,殖民主义建筑风格的骑楼与传统乡土社会公共空间的融合共存这一现象是侨乡社会文化变迁的物质反映.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可以阐述这一建筑文化现象之下的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36.
在传统农耕社会的制度框架中,土地不仅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政治活动的对象而存在。国家以政权的形式赋予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方式以合法性的依据。土地治权与国家政权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张力,土地治权作为国家意志在土地之中的凝结,其变动是对于社会利益的一种强制性的分割,与传统社会的政权变动有着内在性的相关。  相似文献   
37.
荀子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构想反映了儒家学说为适应战国末期的社会转型而发生的理论变迁。荀子提出了礼法互补、王霸并用的系统理论,为大一统王权政治提供了最佳的治国模式。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制度建设,荀子论述了他的王政和王制的思想。荀子主张尊君,以树立和维护君主的权威,同时又主张以儒家的道统与民本思想为主,建立起对君主的权力与意志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8.
论文以1949年为界,分两大部分叙述了迄今为止大约100年来中国对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总结出1949年后中国近代文物建筑保护思想观念的演变特征,即前期以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保护观念为主,80年代以来发展为逐渐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39.
政府制度性制约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农”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困扰。“三农”问题的根源主要在“政府失灵”。政府与市场是驱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两大轮子 ,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是必然的 ,对市场经济我们眼下还不能有过多的要求与责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矛盾的主要方面自然在政府一方。 1 99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就是“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需要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寻求提高政府有效性的途径。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 ,“三农”问题 ,乃至中国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0.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俄罗斯的10年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深入分析了俄罗斯变迁的动因和绩效 ,指出俄罗斯的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根本性、激进性和移植性四大特点。它虽然取得了局部成效 ,但付出了过高的成本和巨大的代价 ,并且没有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犯了理想主义错误。在制度变迁中应当辩证地对待本国的制度遗产 ,注重营造新制度运行的制度环境 ,努力开展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是一个长期而又曲折的过程 ,俄罗斯正在努力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