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5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266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78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1818篇
理论方法论   307篇
综合类   2871篇
社会学   264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因河海大学讲师甘德怀报考2004年度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法理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包括甘初试成绩第一名、但复试落选等戏剧性环节)一事,而在互联网引起轩然大波。这一被称为“德怀门”“苏力招博事件”的风波,不仅反映了程序公正、实质正义的理念与现实的冲突,而且也反映了当今中国高教界(特别是研究生与学位教育)、学术界(特别是学术操守)等方面已经严重暴露和隐含的突出问题,值得深入研讨。为此,本刊特此刊布甘德怀、朱苏力、邓正来、萧翰、杨支柱、徐建新先生的文章(共11篇),以期引发进一步的学理讨论与总结。  相似文献   
52.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崛起特殊,构成复杂,分化缓慢,涉足范围广阔,社会影响深远.这个社会群体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湖南的政局和乡土社会的变迁,而且不断地瓦解着晚清的国家政权,影响着清政府各种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53.
由广西师范大学唐凌教授所写的<自开商埠与中国近代经济变迁>一书,在学术上填补了中国自开商埠的空白.垓书视角新颖、思路开阔、体系完整、内容翔实、方法创新、观点独创,是全面了解中国近代经济变迁不可或缺的力作.  相似文献   
54.
资源匮乏,人均占有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然而大量的四荒地资源又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怎样促进四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本文从农村四荒地资源产权运作的历史变迁入手,分别对三年改造时期、合作社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及改革以来农村四荒地资源的产权安排及其变迁进行了描述与评价,进而得出结论,旨在对实践中不断高涨的四荒地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公民身份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结构最大的变化在于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公民社会空间。作为历史范畴的公民社会所具有的品德,对我国公民身份的变迁起着共生性的推动作用。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改革之前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及二元色彩逐步被现代公民的角色所代替。公民身份是极其复杂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根据现代公民身份理论,其基本含义主要强调单体公民的公共生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精神,对共同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56.
当前福建省外贸环境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外贸企业以往的商业模式、运营策略、市场定位都要发生战略性的调整。如何选择正确的转型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阐述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方向,并以香港利丰公司、厦门国贸集团等资料为例,对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与加强。  相似文献   
57.
中国在进行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中,政府一直是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但在不同的时期,政府的主导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即进行着角色的转换。本文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揭示制度变迁进程中政府的角色转换,分析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进程中如何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  相似文献   
58.
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农民工阶层是当代中国农民的主体阶层,在改革开放前后其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体制改革为其变迁提供了必要前提,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大量就业机会的并存为之提供了客观基础,市场取向的改革推动了这一变迁,经济利益驱动是其内在动力,农民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则对这一变迁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某些制度变迁在增加社会净收益时,也可能使部分社会成员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制度变迁中因此存在一个利益补偿问题.由于多种原因,现有制度变迁理论对利益补偿问题缺乏系统研究.文章探讨了利益补偿的标准和方式,并对如何妥善解决我国改革中的利益补偿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0.
由政治缓冲功能为主日益向政治控制功能为主转变是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核心线索,中国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预期后果与非预期后果共同导致了信访制度的功能变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中,信访制度的功能应该有科学合理的重新定位,以信息传递与权力监督为主的政治缓冲功能将成为信访制度的核心功能,回归政治缓冲功能是当前信访制度功能定位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