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8篇
管理学   26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76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中国社会导刊》2008,(6):17-19
如何对待原来那些工作人员,或者他们通过考证摇身一变就成了社工是否恰当的问题,我以为,真正负责任的立场不是站在外边去一味批评,而是大家建设性地互相提醒并出主意,既指出可能的危险,也一起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规避危险,并且这样的讨论一定要具体科学,要有很多细致的分析,尽力摆脱某些偏见。  相似文献   
32.
稿约     
<正>《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是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办刊宗旨为:活跃哲学与社会科学学术思想,增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人文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栏目有:《常州文化》《四海论坛》《高晓声研究》《文学》《艺术》《成语文化》《翻译研究》《语言文字》《法律社会》《教育纵横》等。欢迎院内外作  相似文献   
33.
普通话中的"给"主要有三种用法,即作动词、介词和助词。"给"作为动词,无论是表示"给予"的意义,还是表示"容许、致使"的意义,在盐城方言中都是用"把"来表达的,"把"还由"给予"义引申出"(女性)嫁人"的意义,然而无论"给"是作介词还是作助词,在盐城方言中都不是用"把"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34.
今年2月,安徽利辛县县委书记夏一松因拒贿而上《焦点访谈》后仅10天的凌展,在该县城大操场上,一个死去的婴孩被人用塑料绳拴住脖子,用铁钩挂在一个球架上,死婴身上一张用毛笔书写的“夏一松&#215;&#215;&#215;”字幅在寒风中刷刷作响(据5.12《盐城晚报》特稿《利辛风暴》)。显然,这是继夏一松收到数十封恐吓、侮辱信和匿名传单之后,  相似文献   
35.
稿约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是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办刊宗旨为:活跃哲学与社会科学学术思想,增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6.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淮海工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为中文月刊,现分为《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纵横)》《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37.
博文集萃     
高调退贿:几家欢喜几家愁自2010年10月以来,江苏盐城官员张翕飞前后两次将6笔总计价值9000元的退贿清单在网上公开。张翕飞称,送礼是官场潜规则,收礼是因不便当场驳人面子。这个帖子随后被转到各大论坛,引起极大关注。事实上,与外界隔靴搔痒的评价相比,其同僚和上级领导的看法才具有实质意义。在同事眼中,42岁依然单身、曾和单位对簿公堂的张翕飞思维异于常人,在晒单后,全单位只有一位领导在走路碰面时,说了一句看到了,写得蛮好。  相似文献   
38.
杨怀祥研究员,1962年8月出生于江苏盐城,1984年7月盐城工业专科学校硅酸盐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心理咨询师(二级),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盐城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学会副会长,社区教育分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39.
本文构建衡量盐城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11项适宜指标,8个参试市,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求出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针对盐城与其它市的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了盐城经济发展要充分挖掘滩涂资源,坚持工业发展第一方略,加大招商引资,与其他区域协作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0.
张运明 《今日南国》2009,(13):34-34
1958年我从上海华东化工学院毕业来到南宁。记得那时南宁全市公共汽车只有二条线路。要上街的话,来回走路就花了三小时,街上店铺很少,转一圈不用半小时。如果要过邕江,必须搭手摇的小渡船。当时的南宁没有什么工厂,所谓制药厂只是从上海买回原药(如阿司匹灵、土霉素等)然后按照剂量用大量淀粉混合稀释,打成为药片。而所谓橡胶厂只能生产木车轮箍上用钉子钉的胶条。因为不会做气门芯,因而生产不了充气胶胎。正当我为缺少现代化的工厂感到失落而迷茫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把我卷入各种小土企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