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1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61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141篇
理论方法论   329篇
综合类   4429篇
社会学   35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元代戏曲作家擅长以城市为观照视角展开叙事,在城市景观与生活场景的描述中,展示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由此构成元代戏剧内容现实性与世俗性两大特征。城市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矛盾冲突的普遍性,成为戏曲作家创设新颖、多样戏剧冲突的丰富资源。运用市井语言刻画个性鲜明的市井人物,也是元代戏曲作家取得非凡成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新世纪小说叙述的"影像化"意味,主要来自独特的影像化修辞设置,本文以《天鹅绒》、《望着你》、《陆犯焉识》等为例,分析新世纪小说各类影像性修辞设置在文本中的配合;探讨相对于其他非影像性文本,所表现出的"叙述的场面化"、"人物对话的叙事化"的总体特点。这些影像化修辞设置营造了新世纪小说独特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由于亲历梦魇,遭遇过心灵浩劫,海归知识分子陈若曦写“文革”中的历史悖谬不是隔岸观火,而是深入骨髓.台湾、美国、大陆两岸三地行走的背景,使她的伤痕小说在选材和表达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角,展示出鲜明的陈氏风格.陈若曦怀着乌托邦的追寻与幻灭,选择起义投诚者、归国留学生、革命狂热者、台湾返陆者等角色,在荒诞中揭示时代真相,以让人颤栗的反讽手法和理性节制的叙事为我们呈现出这样的悖论:“信徒”被“神”抛弃的悲剧.  相似文献   
994.
超常、越界与反讽--论《尘埃落定》对叙事可靠性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尘埃落定>对叙事可靠性的消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傻子"叙述者的不可信,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越界以及叙述格调与内容的悖离.其不可靠的叙述正是作家有意为之的一种叙事策略和"讲述世界"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995.
王慧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35-138
将《聊斋志异》中成就最高的 90多篇爱情故事 ,通过划分角色模式与叙事程序 ,总结出 7种叙事模式 :知己型、痴情型、完成型、资助型、离合型、契约型、欢会型。同时 ,也探讨了作者寓含其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不仅在定义上,而且在“写什么”、“怎么写”和“用什么语言”这些根本性问题上都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它们又在挣扎着突围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个“陷入”和“突破”过程还在反复进行,将来无疑还会继续下去。对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对将来的女性小说创作与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论"天人合一"对《三国演义》叙事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它在审美旨趣上表现为对中和圆融之美的认同与崇尚."天人合一"促使<三国演义>等古代章回小说在创作构思和谋篇布局等方面追求一种中和圆融的审美理想,努力营造和谐完满的艺术境界.具体而言,天人合一对<三国演义>叙事系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三国演义>的三大叙事特点叙事时空的自由灵活,叙事机制的摇曳生姿以及叙事结构的严整圆满.  相似文献   
998.
大众文化生长是一个历时的动态过程,是新时期小说写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语境,它深刻影响着小说的叙事。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刘绍棠的乡土侠士传奇到中后期的王朔写作与市场化的结合,反映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背离政治启蒙和精英话语而走向大众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