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杨步月 《社区》2004,(10):57-57
2003年11月12日上午,上海市宝山区的一位快递员何金生在水产路搭乘淞安线公交车。中途,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乘客突然大叫:“我的钱包不见了!”何金生见旁边一小青年正往屁股底下塞钞票,当即予以指认。果然,失主从小青年的座位下找到了空钱包,并在何金生的帮助下,迫使小青年把钱交了出来。失主下车后,那名小青年站起来盯住何金生。而何金生也不甘示弱,与他对视一番后说道:“你应该被抓去坐牢!”司售人员随即摆手示意何金生就此打住。不料,旁边有一人突然出手,一拳打在何金生眼睛上,同时围上来三人对何金生一阵拳打脚踢。此时,车上所有人包括司售…  相似文献   
92.
盗窃罪中对"数额较大"的主张是我国刑法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立场之结果,而对"多次盗窃"的强调则为行为无价值论和人格刑法学者所倡导。从客观立场出发,对"多次盗窃"进行重新解读,得出"多次盗窃"中的"次"是指基于一个概括的犯意,而完整实施的一系列连贯的盗窃动作;多次盗窃与数额较大之间存在内在的等价、统一关系,但无位阶关系;《解释》的第四条和第五条中第12项的"多次盗窃"意思相同,但是一个点的两个面。  相似文献   
93.
关于盗窃虚拟财产的价值及其行为本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虚拟财产,是指以数字化为存在方式的财产。它同非虚拟财产的本质区别在于:只能以二进制的逻辑结构为存在空间,而不能以具有时空性质的物理空间为存在方式。因此,虚拟财产的真实性存在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虚拟真实,并非存在于思维中的虚构假象。虚拟财产的价值体现,必须经由从虚拟到现实的转化过程。尽管如此,它的获得主要通过人的劳动并伴随财产投入;它通过真实货币的兑换方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当盗窃虚拟财产行为发生时,行为人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受害人承受着实际经济损失,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盗窃虚拟财产行为在本质上与刑法规定的盗窃罪是相同的,并不存在适用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盗窃罪条款的障碍。所以,此类行为应及时得到刑法的否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94.
听见乡亲们喊抓贼,看到那俩贼在狼狈逃窜中还凶恶地挥舞着手上的刀子,血气方刚的韩树锋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树锋,危险呐,快回来!”患有心脏病的母亲焦急地呼唤儿子。如果韩树锋听了母亲的话,他就不会因“见义勇为”而给自己铸下“终生大错”。但他没有回头,继续向贼追去。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相似文献   
95.
盗窃罪作为一种自然犯,一直以来在我国法律中都仅限于自然人唯一主体。随着单位实施的盗窃行为在实践中日益增多,最高人民检察院从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需要出发,就单位盗窃行为作了专门的司法解释。本文通过对单位盗窃的司法处理和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单位作为盗窃罪主体的法律基础与现实性的探讨,进而提出单位盗窃罪的概念,以期为相关立法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6.
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存在着诸多争议和困惑:厘清持卡人的内涵并对其重新分类;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实质上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故该规定不是注意规定,而是法律拟制;维持法条原状将恶意透支型犯罪作为信用卡诈骗罪定罪量刑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暂无将其单独设罪的必要;基于主观罪过形式及客观特征的考察,可知本罪存在停止形态。  相似文献   
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规定为行为犯,对这三种行为犯既未遂的认定,影响着对其量刑。刑法理论及实务界对传统盗窃犯罪的既未遂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成果丰富却仍有争议。对于这三种盗窃行为犯来说,应当以失控说或控制说,并加上脱离说作为认定犯罪既未遂的标准。  相似文献   
98.
携带具有可以随时使用的特点,应该区分不同的情形来理解携带行为;对凶器的理解应该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对凶器的范围进行限定性解释;正确处理携带凶器盗窃和其他盗窃方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李丽 《21世纪》2013,(6):52-53
2013年4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有关情况。对此,本刊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洪道德教授,就《解释》予以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00.
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游戏的盛行和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扩大,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特殊社会现象.从刑法理论角度对盗窃虚拟财产现象进行阐述,是用刑法规制此种新兴犯罪的基础.笔者深入探讨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虚拟财产的价值确定以及对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的可行性等问题,从而期望对实践操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