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兮甲盘铭文考释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兮甲盘所反映的西周晚期周王朝以及南淮夷的政治、经济资料十分珍贵,值得深入研究。首先就铭文所涉及的"貯"、"■"、"■"等字做了进一步考释,进而尝试对西周晚期周王朝对南淮夷的政治、经济政策进行初步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西周商业问题做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42.
《三国演义》在传入韩国之后,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韩国人民所喜爱的小说作品。韩民族对于《三国演义》的喜爱并不仅仅停留在阅读和鉴赏的层面上,以《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为底本的《三国演义》派生作品也在韩国开始出版发行。而韩国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盘骚俚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同样受到了《三国演义》这一外来文化因子的影响。文化在传递的过程中一经与本土文化结合,就必然发生变异,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这是文化传递与变异的基本原理。当《三国演义》与盘骚俚相结合后,也产生了诸如《赤壁歌》这样的文学作品。笔者在本文当中将从文化传递和变异的视角出发,运用原典实证的方法论对《赤壁歌》等韩国盘骚俚作品进行考察,阐释《三国演义》与盘骚俚作品影响关系,以求进一步加深对于盘骚俚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西周重器史墙盘铭文中三处争议较多的字句进行考释,可知:(1)“髟伐尸(夷)童”中的“髟伐”应读为“剽伐”或“摽伐”,为近义连文,与西周金文的“敦伐”、“撲伐”、“搏伐”等同例;(2)“〖XC01陈斯鹏-1.bmp;E+3.598mm。3.463mm,JZ〗尹〖XC01陈斯鹏-2.bmp;E+3.778mm。3.471mm,JZ〗彊”应读为“万尹亿疆”,“万尹”言各类职务长官之多,“亿疆”言国土疆域之广;(3)“岁〖XC01陈斯鹏-3.bmp;E+3.688mm。3.418mm,JZ〗隹(唯)辟”的“辟”从用字习惯看不宜作开辟解,而应训作“治”、“理”、“法”。  相似文献   
44.
临邑县辖区内有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油区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5%。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全省“平安和谐油区”为目标,以壮大涉油企业为第一要务,全力推动油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油区工作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5.
从三个方面可证明《殷周金文集成》著录的10176号器的作器者为夨人:(1)授图之地豆为夨邑;(2)篇末"厥■(授)图夨王于豆新宫东廷,厥左执要,史正中农"中代词"厥"字两见,所指均为夨方;(3)此器为"左执要"者所作,"左执要"者当为付方/债务人一方,而非受方/债权人;"左执要"者即"付散氏田"的夨人,而非散氏,即此器为夨人所作?蚀似鞯倍獕魅伺蹋皇巧⑹吓獭  相似文献   
46.
复合螺旋锚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基础形式,通过对复合螺旋锚基础的承载性能和破坏模式进行初步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对于常规埋深在10 m以下的螺旋锚基础,采用2~3个锚盘是相对合理而且经济的结论.同时提出上、下锚盘宜采用相同尺寸,上锚盘宜布置在立柱的中上部,对应的埋深在1/3 H~1/2 H范围内的建议.文章还以某220 kV工程为背景,对复合螺旋锚基础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47.
文化表征是重要的族群边界,也是维持族群边界的主要因素.瓦乡人及其民族精英与地方政府对盘瓠神话进行的既有别于苗族又依附于汉族的文化建构,呈现出他们内心亦苗亦汉复杂纠结的情感,说明族群认同既是强势与弱势力量互动变迁的过程,也是“边缘”力量和“中心”力量共同建构的结果,更是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建构历程.在现代社会,族群认同是复杂的,只有在动态的文化情境中考察族群的边界及其维护才能明确族群认同的实在意义.  相似文献   
48.
当代畲族正在用"凤凰崇拜"取代"凤凰崇拜"和"盘瓠崇拜"的双崇拜,"凤凰崇拜"复兴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凤凰崇拜"在畲族以祖图、神话传说、服饰、日常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习俗的形式存在,是凤凰崇拜重构的合理性所在;"盘瓠崇拜"面临的危机与"凤凰崇拜"复兴的众望所归之势是"凤凰崇拜"复兴的必要性所在。"凤凰崇拜"复兴要得到畲族群体认同,首先须对"凤凰崇拜"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次,畲族政治精英与畲族知识精英应就"凤凰崇拜"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9.
盛产井盐的长江三峡地区,在东汉及至南北朝时期,已逐渐成为廪君、盘瓠后裔与汉人交相杂居的地带。本文拟从廪君、盘瓠后裔不断奋起反抗的斗争史实,和当时各封建王朝所行盐政之弊端两个方面入手,以探寻廪君、盘瓠后裔的反抗斗争与三峡盐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0.
中国有关“开辟创世”和“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传说,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以中原的女娲、伏羲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北方型神话系统和以珠江流域的盘古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南方型神话系统。本文通过对《述异记》最早记载的“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的历史分析和实地考察,阐明盘古神话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国”,三国时传于吴楚间。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葛洪闻交趾出丹砂而求为广西勾漏令,后止于广东的罗浮山修道、炼丹、著书,在《枕中记·众仙记》中首先把盘古列入道教神谱,奉称“盘古真人”,尊为开天辟地“元始天王”,又称“三皇”、“五帝”“皆其后裔”,便把原秦汉文献所载北方远古神话无开天辟地之神给予填补,加以整合使之衔接,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中华大地天帝尊神的世系,盘古神话也就随着道教渐渐在北方流传开来。而中原一带有关盘古神话故事表现为再生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充满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也正是导源于葛洪把珠江流域原生型的盘古神话加以整合使之道教化的混融性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