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678篇
劳动科学   82篇
民族学   135篇
人才学   258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1128篇
理论方法论   347篇
综合类   3829篇
社会学   1923篇
统计学   1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658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676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948篇
  2009年   720篇
  2008年   918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41.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主流稳定、健康、积极向上、求真务实 ,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一致 ;价值取向继续向多元化发展 ;消极心理情绪依然存在 ,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身价值的实现 ,功利主义明显 ,诚信意识淡薄 ,道德理想与行为存在较大反差。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2.
纵观我国历史 ,由行伍出身 ,以武起事 ,而最终以文为业 ,成为伟大诗词作家的 ,惟有生于金宋乱世的辛弃疾一人 ,这就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我国历代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我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衰败腐朽的南宋朝廷 ,没有给辛弃疾提供施展其雄才大略的机会 ,使其成为一代中兴名将。但投闲置散的生涯 ,幽思激愤的处境 ,却成就了辛弃疾登上文苑殿堂、成为南宋一代最杰出最富有爱国激情的著名词人。他所处的对政治欲进不能、欲罢不休的尴尬局面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本文拟就其悲剧人生轨迹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象征主义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角度分析诠释了《德伯家的苔丝》的各次重要旅程的含义,揭示了苔丝的行走和运动的深层意味。苔丝的行走和运动在整篇小说的结构安排和情节发展上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贯穿了她的一生,象征着她各个时期人生经历,也反映了她性格和心理成熟的过程,她怎样从一个天真无瑕的少女演变成一位历经人世沧桑的成熟少妇。随着苔丝在不同时期行走到不同地方,她遭遇了不同的命运,这样苔丝的一生交织着悲伤、痛苦、绝望并掺杂有少许欢乐。  相似文献   
44.
晴菲 《社区》2005,(1):48-49
我的心里,50 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位王老师。 1951 年我上小学了。爱唱歌的我,一到学校就被音乐教师发现了,她姓王,叫王淑荣。王老师总是夸我的歌儿唱得好,她的每一句夸奖都是那么亲切,那么让我充满信心。记得有一次王老师让我在六一儿童节表演独唱,在临近演出一个星期前的那天早晨,我刚到学校,王老师把我叫到“教师预备室”。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鸡蛋来,拿一支准备好的筷子在鸡蛋的顶部用力地戳了一个洞,又将蛋里面那层薄膜戳破,然后递到我的手里,说:“把这个生鸡蛋喝了吧。”老师看着我不解地望着她,笑了。说:“都说喝生鸡蛋对嗓子好,我每天…  相似文献   
45.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它的基本思想及其评价。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实际产量自然率的波动,它由技术冲击引起,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是经济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主张是政府不应对经济波动进行干预。虽然这一理论受到各种批评,但我们仍认为它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6.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形象。由于《红楼梦》在版本上有“脂本”、“程本”两大不同系统 ,不同版本系统中的尤三姐的艺术形象也就有很大不同。对此 ,红学史上是有争议的 ,但是争论者往往各执一词 ,常常出现片面和偏激。平心而论 ,两个尤三姐形象的塑造 ,其实各有所短 ,亦各有所长 ,人们不应该轻易肯定或否定。然而如果认真比较分析 ,就尤三姐形象的悲剧意义和可信程度而言 ,笔者认为“脂本”系统高于“程本”系统。  相似文献   
47.
《墙上的斑点》是世界意识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是一篇由一个“重要的瞬间”构筑而成的小说,通篇铺陈的是“我”在斑点的触发下细密的感触和绵延的意识,透射出作者幽雅而深邃的哲思,小说凸显了伍尔夫创作的现代理念,是文学走向人类本体的艺术探索。《墙上的斑点》是意识的流,是生命的真,是人类的心曲。  相似文献   
48.
挡车工欲与洋人试比高何小平从小就对各种样式的服饰着迷。她经常趁父母不在家,私自改装旧衣服,然后对着镜子走猫步,为此没少挨父母的骂。1991年,何小平的母亲因病住院,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光。面对医院的交款通知单,老实巴交的父亲一筹莫展。一天,一则招工信息引起了何小平的注意,黄石美尔雅集团公司招聘员工。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