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5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651篇
社会学   152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二连浩特工区是中国石化在内蒙古二连浩特的新探区块,由于前期勘探程度低,资料缺乏,施工中还没有形成有效控制地层的成熟泥浆体系,井眼缩径现象很严重,钻头的选型上还处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在取芯作业施工中,频繁出现遏阻卡的情况,取芯空筒现象,取芯收获率低。本文通过对钻井资料分析,得出一些了经验,为工该区取芯工作的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在自由落体冲击悬臂梁的实验中,将悬臂梁看作为一个弹簧,悬臂梁静变形曲线作为振型,考虑冲击前后悬臂梁和冲击物耦合系统角动量守恒,提出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计算冲击物与悬臂梁耦合系统一阶固有频率和其在受到冲击时的动荷因数。本实验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相关概念,提升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时空表现角度,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建构的谐动与成空的特征及规律,并揭示了其与现代诗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94.
动词后结果补语“上”“下”具有丰富而抽象的表意功能,这一对反义词在与动词结合组成动结式“V上”“V下”时,呈现出了许多不对应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相同动词与结果补语“上/下”组合成的动结式“V上”“V下”中,“上”“下”语义不对应情况。  相似文献   
95.
王慧敏 《经理人》2014,(8):56-57
在过去传统商业时代,只要餐饮企业生产什么,顾客就吃什么,现在的话语权完全转到了顾客手里。顾客到餐厅来消费,只有三个理由:见到食物,第一眼有惊喜;吃到嘴里有更大惊喜;结账买单的时候,还有想不到的惊喜。  相似文献   
96.
当前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已从纯粹的思辨转向了运用,这是一种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转喻的研究同样也需要顺应这一研究潮流。对转喻和转喻理据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根本目的在于为转喻研究的深化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
“V起来”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早期研究多是探讨“起来”的语义属性,近年来,“V起来”句的结构性质引起了学界的注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V起来”句是中动句,另一种观点认为“V起来”句是话题句。在比较不表可能的“得”字动补结构后认为,“V起来”句不是所谓的中动句,而是动补结构作为谓项的话题句。虽有研究指出“V起来”结构的述补/动补性质,但“起来”的评价功能以及“V起来”的可删除性质未引起足够的注意。“V起来”句中“V起来”是否可删除,关键在于句首主体名词与形容词补语之间内在语义关联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V起来”删除后的可接受程度越高;关联的可能性越小,则通过“起来”的评价功能实现完句。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一种纺杯轴承的卸载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平衡龙带对纺杯轴的压力和驱动摩擦力,使轴承载荷大大降低,从而为使用空气轴承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卸载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最佳安装角α的值,可行性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
静是王维山水诗的一大特点,同时诗人也善于描绘动态.静可以分无声之静与静态之静、有我之静与无我之静;动可分为声响之动与运动之动、客观之动与主观之动.王维的山水诗以禅入诗,以静为主,动静结合,静而不死,动而不张,理境交融,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实现一种前膝后肘式4足机器人多步态稳定行走,课题组采用D H法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求解了其运动学正解和逆解。规划了不同步态的足端轨迹和质心位置,分析了静步态和动步态下支撑相和摆动相切换序列,通过平滑关节角过渡的方法使机器人从静步态过渡到动步态。将MATLAB中规划好的关节轨迹作为ADAMS驱动输入,实现了3种步态下的连续仿真。分析了平地行走步态、越障步态和对角小跑步态下机器人运动特性。结果表明规划的3种步态有效可行,静步态和动步态衔接平滑,为驱动元件选型和步态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