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529篇
社会学   221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1世纪》2012,(11):15-17
地方政府的“印钞机”——这是高速公路留给公众印象最深刻的标签。此次国务院出台的免费新政被看做“撬动高速公路收费的坚冰”,公众希望能以此推动高速公路收费改革。  相似文献   
22.
快乐晚年     
汪惠友 《老友》2012,(4):21-21
人生短暂一瞬间,弹指一挥几十年。老来感悟不为晚,知足常乐福泽绵。生活无忧胸宽阔,儿孙孝顺似蜜甜。夕阳灿烂无限好,党政关爱润心田。科学健身有规律,运动场上敢争先。莫道夕阳不辉煌,晚年余热暖无边。  相似文献   
23.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钱锺书和自己的书信手稿被拍卖而维权,一直低调的杨绛高调地拍案而起,让老人成为新闻人物。博学、魅力、恬淡……这几个词都可用于描述杨绛和钱锺书伉俪的公众印象。钱锺书在世的时候,几乎不见媒体记者,报刊和电视难见宣传他的踪影,甚至所谓的一些学术活动都不参加。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也如出一辙,只忙自己分内的事,坚守她和钱锺书的文字世界。杨绛曾对记者说:“不见记者倒不是对媒体有偏见,主要是怕他们写我们,  相似文献   
24.
顾惠玉 《华人时刊》2011,(12):58-59
2011年10月21日晚上,央视星光大道栏目组正在录制12月4日和5日播出的两档节目。22时,一男一女的洋人组合上场了,加拿大女选手美丽丰满的造型令人叫绝,她和美国男选手合唱的《我爱你中国》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这对洋组合一举夺得周冠军。站在舞台一侧的美发高级技师赵益红,激动地上前和加拿大美女合影,美女则对她伸  相似文献   
25.
在台湾与民俗有关的博物馆有三类,一类是完全以民俗为收藏内容展示的民俗博物馆;一类是以某个专题(如艺术、宗教)为内容展示的专业博物馆,这个展馆也涉及民俗内容;另一类是各县、市、区文化中心的博物馆,内容广泛,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内容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乡土气息十分浓厚。现按类别将台湾民俗博物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母亲的好客     
周云海 《新天地》2016,(6):31-31
母亲聪慧勤劳,朴实善良,街坊邻居都亲切地叫妈妈“小阿姨”(老上海话里母亲那边的朋友一律叫“阿姨”)。总有许多邻居、熟友喜欢找我妈妈谈事,说心里话;妈妈在物质方面很愿意帮助别人,在老房子客堂间的公共炉灶旁,邻居做饭临时急用鸡蛋、菜蔬、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妈妈从不吝啬,总是大度地帮送别人。尤其是她热情好客,凡是到我家做过客的人,都会对我母亲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相似文献   
27.
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因其在"经济政策的兼容性和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位来过中国多次的诺奖大师,对成都的印象最为深刻."我喜欢成都的辣火锅、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变脸艺术." 谈起在中国的见闻,芬恩·基德兰德十分"接地气",而谈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政策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他的大师风采显露无遗.  相似文献   
28.
郑淑洁 《安家》2009,(6X):94-105
当城市以加速度向前迈进的时候,建筑从来都是作为一种时代的表征在城市里自成体系,人们在享受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逐渐看到了一个满是水泥森林的城市印象。这些都是工业文明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搭建起的高耸建筑。这样的建筑形态占据着人们的工作、生活,非平衡状态引发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反思。  相似文献   
29.
《现代妇女》2009,(8):58-58
<明朝>系列已经推荐过三本,但大家觉得不过瘾,一直想看全套书.这期终于满足了诸位的愿望.当年明月很有毅力,能一天天写下来,几年时间做一件事,写一部草根明史. 当某天下午,我呵呵笑着读完了他的明史系列时,再次想起他的承诺,"历史也可写得很好看."上网去查当年明月的资料,才知道写<明>时,他只有26岁,还写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博客点击率过百万,图书发行过百万.  相似文献   
30.
2010年元旦的钟声刚刚敲响之际,海信·天玺新年经典艺术品鉴沙龙正式拉开了帷幕。本次经典艺术品鉴沙龙是海信·天玺新巅峰生活计划中高端圈层文化营造的重要部分,旨在通过对经典艺术的赏析,提升高端阶层的艺术品位和修养,引导一种积极、乐观、高雅的高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