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5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90篇
管理学   2273篇
劳动科学   78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280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1816篇
理论方法论   331篇
综合类   4583篇
社会学   626篇
统计学   892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715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19年中国实体上市零售企业的年报信息,采用文本挖掘法测算了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并实证检验了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化转型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改善管理效率对经营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从数字化转型的分维度来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经营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数字化商业模式和数字化渠道的作用不显著。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当中;规模过大会抑制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东中部地区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经营效率的影响显著,但是这一影响在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因此,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大数字化技术应用力度,发挥国有企业示范作用,以及克服“大企业病”,均是促进零售企业经营效率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具有深远影响。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越好;这种促进作用在法律环境相对不完善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任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质量,并显著改善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效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了积极影响,并能弥补诸如法律环境等的不足来提升社会责任绩效。因此,监管部门在不断完善法律环境的同时,也应关注地区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相似文献   
10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研发投入则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探索宏观制度环境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法治环境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法治环境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上述影响以及法治环境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探索式研发中。并且,法治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因此,应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金融法治化改革,它有助于破除企业研发投入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05.
依据2016—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构建BCC模型测算 5年间我国中医院资源配置效率均值,运用面板数据的Tobit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并发现影响效率的因素,探究我国30个省份“十三五”期间中医院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30个省份中医院资源配置处于数据包络法(DEA)有效的4个,弱有效的6个,无效的20个。 医师配置密度和医护管理人员比分别对中医院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空间分布密度和中西医竞争水平分别对中医院资源配置的规模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十三五” 期间我国大多数省份中医院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待提升,应统筹配置现有资源,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设置人员结构,建立柔性激励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  相似文献   
106.
收费公路行业内部债务治理与外部减税降费均要求收费公路运营降本增效。为了探析收费公路运营效率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使用SBM模型测度了2014—2020年29个省份收费公路运营效率,进而采用泰尔指数和Moran's I指数分析了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认为:收费公路运营存在着效率较低且在时间维度上没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在空间上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收费公路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差异,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平均达到81.578%; 收费公路运营效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运营效率较高的省份对相邻省份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各省针对相邻省份或最近省份的运营效率现状,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探索产业升级或者物流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相邻省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对本省收费公路运营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建立起收费公路跨区域合作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07.
基于CFPS2014、2016、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同模型度量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效应,系统考察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推动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从影响机制看,宏观层面表现为提升农村流通效率与优化产业结构,微观层面表现为提高农民就业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双提升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同时,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影响有所不同,其促进作用从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08.
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和现状为背景,应用经济体制效率分析的有关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典型模式进行效率比较分析,以揭示国有企业制度效率的动态改进过程和明确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试图为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启示。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实质上是国有企业制度效率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动态过程。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与制度效率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制度效率是制度创新的追求目标和方向,而制度创新又是制度效率优化的动态表现和实现手段。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践必须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制度效率为根本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9.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崭新的历史命题之后,党委对办公室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党委办公室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宽,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党委办公室必须坚持以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入手,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从管理上提效率、从管理上强素质、从管理上正作风,不断推进党委办公室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110.
如何发挥高校校长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发挥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科学决策的水平,影响高校的运作效率,影响与师生员工的关系.高校校长办公室如何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