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1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912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292篇
人才学   125篇
人口学   129篇
丛书文集   2631篇
理论方法论   585篇
综合类   4752篇
社会学   693篇
统计学   129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865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90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878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乔丽 《职业时空》2008,4(9):85-85
教学评估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施教单位的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它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和材料,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并为改进学校工作提供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对高等教育要实行评估。国家教委于1990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对高校开展教学评估、科研评估、校园文明建设评估、学校治安综合治理评估等都做了相应规定。教学评估中的信息和材料多取自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否完整和齐全,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估的结果是否公正,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因此,研究高校教学档案有着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3.
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勋 《理论界》2008,(6):170-17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与完善,一些不良分子也参杂进网络媒介,大肆传播色情、恐怖、民族矛盾、国家分裂等危害社会稳定的不良信息,给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心里造成了严重伤害。本文将从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着手,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基本途径,提出建立网络传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净化网络、传播生态文明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讨论了安全文化的产生及特点.提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安全行为产生安全观念,在安全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必将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安全文化,应该而且可以发展成为安全文明.  相似文献   
35.
《南方论刊》2007,(7):F0003-F0003
茂名市公路局国道325线茂名段车辆通行费征收所管辖寨头、电城两个收费站,负责征收325国道茂名路段的车辆通行费。该所成立十多年来,坚持以“按章收费”为中心,以创建“文明窗口”为龙头,全面抓好通行费征管工作,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征费任务,先后多次被市公路局、市交通局评为先进单位,被省公路局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省交通厅授予“树行业新风示范窗口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36.
生态文明建设与先进生产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实施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生态文明建设对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新的先进性要求。在生态文明语境中,先进性不但体现了高水平,还代表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生产力发展必须顺应生态文明进步趋势,才能保有全面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7.
王惠 《职业时空》2008,4(7):97-97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体现了商业文明导致道德的约束力衰退,而道德的约束力衰退又导致社会契约被轻易滥用的情况。商业文明形成了人们以实利为单一目的的价值取向,巴珊尼欧、夏洛克和安图尼欧就代表了这种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道德的约束力急剧下降,巴珊尼欧、安图尼欧以及其他基督徒都做出不符合本教教义的言行。在渎神盛行的年代,  相似文献   
38.
经济增长极限的仍然存在,说明任何一具体的经济增长率都是通向极限的阶梯。代际关系上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过份依赖于技术乐观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是形而上的玄想,代内关系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能衍生于单一的效率价值取向。这说明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伦理的应有视角里是虚幻的。人类必须在人口、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制度结构方面建立起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39.
近来,菏泽市统计局树立“环境优美、语言文明、行为规范、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统计工作形象;创建“诚信求实、开拓创新、好学上进、优质高效、团结协作”的统计品牌,是顺时应势、全面加强统计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也是“诚信鲁统”文化品牌的延伸和呼应。  相似文献   
40.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空前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不可回避的任务.工业社会以来的传统自然观和科技观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主要思想根源.人们在对现实的反思中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重构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共识.目前,这种重构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同时又有重重障碍.探寻重构之路必须从经济、社会、法律、文教、技术等多方面入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为全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