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75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管理学   4390篇
劳动科学   221篇
民族学   483篇
人才学   765篇
人口学   164篇
丛书文集   9503篇
理论方法论   1538篇
综合类   13619篇
社会学   1791篇
统计学   124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711篇
  2014年   1438篇
  2013年   1426篇
  2012年   1689篇
  2011年   1934篇
  2010年   1807篇
  2009年   2369篇
  2008年   3407篇
  2007年   2509篇
  2006年   2279篇
  2005年   1574篇
  2004年   1358篇
  2003年   1466篇
  2002年   1425篇
  2001年   1464篇
  2000年   1127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企业微观经济管理中的统计改革,主要就是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统计“为谁做”的问题;第二是统计“做什么”的问题;第三是统计“怎么做”的问题。这三个方  相似文献   
52.
53.
本文通过对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 ,并就市场经济对会计职能的内在要求与会计工作现状的冲突问题 ,对适应新形势会计职能的深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
王建明 《社科纵横》2005,20(5):31-32
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宗教观集中体现在他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即“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三句话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观点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期我国宗教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55.
在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受加强劳动保障工作。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推动劳动力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大变革。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数以亿计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5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毛泽东结合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邓小平在继承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5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社会上对统计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入,统计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对统计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在新的形势下,对统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统计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每一位统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经济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8.
基层组工干部工作在第一线,战斗在最低层,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具体解决矛盾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基层组织工作本来涉及面就广,工作量就大,具体问题就多,加之时势所需,不断增加新内容,不断提出新要求,要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 我们广大基层组工干部要高人一筹,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1、目标定位要高点。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跳一  相似文献   
59.
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磊 《日本学刊》2005,(6):128-138
中日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两种不同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支撑这些市场经济体系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主导产品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前者构成了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而后者则是中日经济关系的技术基础。依据产品建构理论分析中日经济关系演变的趋势,尽管在一些产业中两国间的竞争会变得比较明显,但是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决定了今后较长时期内两国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产业竞争与合作形态的变化有可能降低中日经济关系对中日关系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0.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特点,在遵循可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二级分指标的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的设立依据和内容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