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0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5篇
人才学   9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70篇
理论方法论   238篇
综合类   4722篇
社会学   468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徐琰 《职业时空》2008,4(9):136-136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罗斯20世纪诗歌史上最优秀的一位诗人。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立特行的风格登上历史舞台,在他短暂的18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长诗十四首,诗一千三百余首,此外还有许多诗剧、电影剧本、论文、演讲稿等等。他所创作的诗作犹如一簇绚丽的花朵在诗林中绽放,给人以眩目的审美感受。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评论文章很多,然而学术界对诗人早期诗歌语言和形式创新性的研究还明显缺乏。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对诗人作品研究的不同切八点来探寻诗人早期诗歌研究的新视角,分析论证用形式主义诗学观来解读诗人早期诗歌创作特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野兽以其威猛的形象作为审美对象,往往为诗人们所重视.在中国诗人牛汉的<华南虎>、曾卓的<铁栏与火>、穆旦的<野兽>和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虎>以及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豹>等"野兽"诗歌中,诗人通过对"虎"、"豹"等主导意象及与之相对应的铁栏、观众意象的描绘和组合,寄寓了对社会、人生、自然的主观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由此,这种"野兽"意象的力量之美也就具有了无限的开阔性.  相似文献   
83.
刘策  边勇 《理论界》2007,(6):225-226
中国古典诗人出色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以实情虚写,反笔见正,逆向设喻,乐景写哀,反客为主等手法,塑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意境,使得诗歌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84.
梁章钜是清嘉道诗坛上有相当影响的诗人,迄今仍有2000多首诗歌存世.梁章钜的诗歌,除散见于唱和集,以及笔记作品之外,主要存录其四部诗集之中:<藤花吟馆试帖>二卷、<藤花吟馆诗钞>十卷、<退庵诗存>二十五卷和<退庵诗续存>八卷.梁氏之诗,内容广泛,讲求实用,且颇有"纪事诗"的特点,主无处无出处,倡以诗证史,充分体现了其个人诗作与自身经历的内在关系.其生活景遇的变化、仕途的升迁、师友之交游等等,均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依境遇变迁之顺序,梁章钜之诗作可大致划分为6个阶段:出仕之前、居京时期、外宦时期、初隐时期、复出时期、归隐时期.  相似文献   
85.
闫召峰 《职业时空》2008,4(1):25-25
中国是诗的国度,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凝练概括的意象,优美精练的语言,丰富强烈的感情,优雅深邃的意境,对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先锋性困苦是现代主义文学一个突出的表现。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先锋性自身特性,先锋性叛逆传统又受传统制约、批判现实又被现实压抑、抗拒偏见又逃不出偏见、超越庸常又难以实现真正个体存在,这种种围困和两难处境,决定现代主义诗歌先锋性困苦成为必然,且注定没有退却的余地。分析、思考这种困苦动因,对历史和当下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87.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发展中,语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1949年到1978年的诗歌写作基本上处于他者化力量的规范之下,诗歌语言消解了诗性和审美性。在当代的发展过程中,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先后经历了两次意义重大的语言学转向,并为汉语新诗发展赋予了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88.
花蕊夫人是五代著名女诗人,善写宫词,其诗歌用韵,可归纳系联出十八个韵部,基本合于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其诗歌用韵规整,偶有出韵,多借韵,亦有些许特殊韵字。  相似文献   
89.
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张力关系中展开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诗歌观念的重要走向之一。这样的走向当中包含了对于诗歌观念与诗学理论的较为复杂的思考,而西方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理论话语在提供其强大的思想动力与观念支持的同时,本身也不同程度地处于被偏离与改写的过程中。这有可能指向某种本土化观念建构与诗学话语的独立和对于当代诗歌的历史本质的深度把握。  相似文献   
90.
随着世纪之初,中国诗坛理论研讨和创作新质的出现,“诗歌与道德伦理”这一古老的话题,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诗歌道德伦理”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话题为何要在这一时期出现?它是如何接续以往的诗歌历史并浮出历史的地表?为了能够将这一现象进行更为清晰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我们相继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任教的老师,以及曾在中心就读的博士,开展了一次关于“诗歌道德伦理”话题的研讨。其间的文章,除了以直接切中论题本身的方式展开论述外,还包括诸如诗歌道德的承担及其层次内涵,以及在回顾新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诗歌与道德”的现实意义,等等。我们期待这些文章在较为全面地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下,将此问题的研讨导向一个更为广阔、深入的理论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