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6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从存储的理论及现实需要出发,借助为零售商确定最佳订货量的数学模型,在假设进货量是离散型的情形下,寻求出为零售商确定最佳订货量的一种途径.并给出了某一具体零售商在一段时间内销售荔枝罐头的实际例子.  相似文献   
22.
利用最小化代价函数的方法推导了一种谱分析的多窗口。性能分析的结果表明,此方法与离散长球序列多窗口谱分析方法具有相当的估计偏差与方差性能。与离散长球序列多窗口相比,此方法得到的多窗口具有直观的解析表达式而无须求解矩阵的特征分解问题,因而具有较小的计算量。通过对离散白噪声与AR过程进行的多窗口谱分析对比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3.
从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到小波变换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分析了小波变换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通过MATLAB仿真工具比较了三种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无论是对信号的时间定位还是对信号的频率定位都优于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  相似文献   
24.
网格划分和网格顶点的运动估计是基于不规则网格的视频压缩技术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网格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的效果,在综合比较现有冗余小波变换域运动估计方法和适用规则网格的EMRM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不规则网格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算法,即在冗余小波变换域提取特征点和运动潜在区,网格顶点的运动估计采用结合运动潜在区的在时域进行块匹配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方法,而运动补偿则通过三角形仿射变换完成。同时还给出了冗余小波变换域提取运动潜在区的计算模板。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补偿效果方面较前两种方法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25.
吴军委 《统计与决策》2008,38(10):18-20
区别于传统方法计算货币量时的简单线性加总,Divisia指数方法考虑了各类货币资产在重要性和流动性上的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加权计算。而且Divisia指数还具有可分性、可传递性以及具有清晰的经济意义,能够为实际应用研究更为便利和科学的帮助。文章以中国货币供应量为例,对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的计算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6.
由于平行公理不同,导致罗氏平面直线与欧氏平面直线有很大差异。本文利用Cayley-Klein模型探讨罗氏平面直线的特性。  相似文献   
27.
本文回首中国20年的经济改革,认为改革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是人性与经济道德在认识上和行为中的模糊性所致。作者在定义了人性、道德、灵魂等一些基本概念之后,针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两种选择(价格、所有制)的归宿进行评述,从而找出速度较慢的一方面原因。文中对儒家道德进行了说理的评说,意在对经济学哲学研究起到向前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在数据挖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独立性角度考虑,提出一种基于似然比假设检验的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有效避免了chi2算法中的局限性并在统计模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论述了数字经济十大原理,解决了数字经济逻辑内核、运行机制、发展趋势等三大核心问题,从哲学方法论、价值理论、生产与消费理论、组织理论和对策论等方面构建了数字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首先,数字经济的逻辑内核也是数字经济的存在前提:离散主义(世界观),世界的本质是离散的;制度价值论(价值论),制度规定价值的测度空间;稀缺二元性(逻辑起点),社会资源是绝对稀缺的。其次,数字经济运行机制主要指生产与消费理论:量化理性(理性论),人的理性可以量化和管控;分布效用分析(效用论),分布革命终结了边际革命;数字大生产(生产消费理论),消费和生产具有同一性;深度博弈论(分析工具),数字关系与数字策略全方位融合。最后,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包括:平台模式(组织理论),经济组织平台化;社会异化(发展理论),通往奴役之路;数字建构(经济结构),万物皆数。  相似文献   
30.
为实现聚光光伏系统的高效跟踪作业,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太阳跟踪,且具有刚度高、解耦性好及结构简单特点的2 DOF U RRU RUS并联机构。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对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验证;其次,根据并联机构的几何约束条件构建了运动学逆解模型,并通过对速度雅克比矩阵进行分析可知该机构为解耦机构;然后,基于太阳方向角与机构欧拉角的映射关系,采用数值离散搜索法得到了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并提出了一种工作空间评价指标;最后,基于聚光光伏系统对并联跟踪机构的性能要求,以机构的灵巧度和工作空间指标为尺寸优化的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主动杆、从动杆和动平台的尺寸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并联机构的灵巧度和工作空间都有所提升。虽然优化后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在高度角为0°~30°的区域并未完全覆盖太阳轨迹区域,但未覆盖的面积集中在一天中辐照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