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771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97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945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1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佟蓬晖 《理论界》2004,(4):60-60
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高科技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并获得发展,是要投入千般辛苦,承担万种风险的,没有利益关系的激励很难维持长久。员工持股计划是指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权,委托员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按股分享红利的一种新型股权形式。 联想企业是一家国有高科技企业。联想从创立之日起,就坚持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原则”。联想主要是依靠自我滚  相似文献   
12.
股权结构是公司所有权的结构安排,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公司业绩.文章采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前五大股东的股权构成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也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核算的复杂性,利用Excel表格的比较功能,对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累计获得的股利和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的累计“获得利润”进行比较,从而自动生成核算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投资收益额。  相似文献   
14.
股权概念的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公司立法出发 ,在明确公司法人财产权及其与股权的关系的基础上 ,分析了关于股权的各种观点 ,对股权的概念作了一番理论探讨 ,认为股权是基于公司法的规定 ,股东因出资而享有的一种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 ,具有支配性和请求性以及可转让性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提出公司治理的概念 ,并以此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 ,从现代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 ,阐明了股权结构和股权流动安排与上市公司治理内部监控机制、激励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 ,得出优化股权结构和股权流动安排是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关键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魏旭阳 《理论界》2005,(4):148-149
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高级形态的中介机构,对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起到了引导、组织、推动和调节作用.而在中国,投资银行业一直存在着资本与资产规模小、业务范围窄、专业人才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为此,中国投资银行业必须进行现有机构与业务的整合,加紧在本土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业务创新,进一步加强中国投资银行业风险控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国投资银行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股权质押的设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质押的设立是股权质押制度的关键内容。在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基础上,结合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规定,分析了可质押的股权范围,探讨了股权质押的设立条件,特别就股权质押的设定和股权质押合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学理分析,并提出了较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对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在中国法律上有两大障碍 ,一是经营者所持股份的来源如何解决 ,二是经营者如何取得股份。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中国企业具体做法进行法律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引入折衷资本制 ,让经营者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股份等消除法律障碍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在香港的相继上市,引发了国内关于国有银行股权是否“贱卖”的大讨论,进而逐步升级至对整个国有银行改革路径的反思,已在经济、金融界激起空前反响。情绪化的言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银行是现代金融的枢纽机构。在经济转型的中国,银行的市场化、现代化之路怎么走,有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更多的含义。穿越论争的迷雾,有几个基本问题逐渐浮现出来,有必要做一些理性的诠释:其一是中国的银行业最吸引外资进入的到底是什么?其二是为什么这次国有银行的股权转让的价格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我们究竟在那些程序上出了问题?其三是内生自发的银行改革路径在国际上有没有成功的典范?其四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心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是企业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主动选择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购都是在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和具体实施的,政府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002年3月至5月期间,太太药业和东盛集团通过我国证券市场对丽珠集团股权争夺进行的企业并购,呈现出我国企业并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