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紫芝是宋南渡时期颇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晚年为秦桧作颂德诗文,为后世所诟病。对周紫芝颂德诗文的分析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背景,理解在秦桧高压政治生态下形成的文人士大夫的特定心理,是了解周紫芝颂德诗文的关键。通过对其文学作品的分析,也能看出在政治高压下产生的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衰退。  相似文献   
32.
李凯源  卢同 《领导文萃》2006,(1):140-141
南宋词人张元干于岳飞被害当年,就在《贺新郎》词中写出“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的句子,暗示至高无上的皇帝,其内心深处的想法,一般人是难以窥测的。叶绍翁在七律《题岳王墓》中也说:“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欲说还休,难以明言。只有改朝换代四百年以后,明代文征明才以一阕《满江红》,把风波亭冤案这层窗户纸戳破。文征明的《满江红》为:“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中原蹇!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  相似文献   
33.
南宋绍兴文坛的谀颂之风是特指阿谀秦桧之作而言的,为秦桧歌功颂德之作数量的巨大与吹捧程度的露骨,是其主要表现。谀颂之风的背后,固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即南渡士人重见中兴的期望,但究其产生的本质原因,绍兴文坛的谀颂之风,实际上是文字狱的另一面。阿谀秦桧与文字狱都是秦桧作为权相的特征,两者有着很深的连带关系,是同一根源的文化现象,前者是秦桧欲附己而发,后者是秦桧因排异而起。  相似文献   
34.
子鱼事件     
冯雁军 《东西南北》2008,(10):15-15
坑总是挖在你不曾在意的细枝末节。秦桧书法造诣很高,时常与皇上赵构探讨书法。两人常常谈得忘了吃饭,皇上赵构也因此常常留秦桧吃饭。这一日,两人都喝多了,于是聊着聊着,话题就偏离了书法和朝政。赵构说:"最近一段时间见到的子鱼都很小,根本没有大的。"  相似文献   
35.
奸臣     
丁杰 《领导文萃》2012,(12):67-70
古时候人们喜欢把那些祸害国家、残害百姓的官员称为奸臣。由于奸臣的官职的大小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在的环境不一样,其危害程度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只要是奸臣,其危害总是有的,因此奸臣们便引起了方方面面人士的痛恨。  相似文献   
36.
凌沧洲 《领导文萃》2008,(18):104-106
1143年冬天,在岳飞一家的鲜血抛洒于杭州城的第三个年头。江南纷纷扬扬下起了雪,杭州都城的达官显贵更是忘记了战争的苦痛和羞辱。而沉浸在一片对太平盛世的吹嘘与陶醉中。秦桧先生的权势。也随着帮助皇帝实现其战略苟安的意图而渐至顶峰。  相似文献   
37.
南宋初建,与宋高宗削除诸将兵权、"决意和戎"处于同一政治过程的,是选择秦桧"专执国命"。绍兴十一年宋金和议的签订,标志着宋高宗和秦桧达成了更加稳固的政治同盟。秦桧执政时期,形成了台谏官员特有的升迁路径,先为特奏名、53岁考中进士、七年后通过担任台谏官迅速升迁至参知政事的董德元的个人仕宦历程,是南宋初期以来台谏群体的典型代表。对南宋时期台谏群体的考察,可看到南宋时期"执政免,即以台谏代之"这种特有的政治模式形成背后,是两宋宰执群体来源的变异,以及南宋时期台谏文书制度的变化。这对于南宋出现的权相政治,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很多人都知道大奸臣秦桧,却很少有人知道,秦桧家族也出了一位清正廉明、能言善辩的后人。清代乾隆年间,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家府第出了位状元,名叫秦大士(1715~1777),号涧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