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9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我慢慢地坐在地板上,这么多年了,我终于哭了,我边哭边说:“爸爸,请你记住,你是我永远的孩子……”  相似文献   
52.
应用毛细管电泳进行皮甲素和皮乙素分离的研究.研究分离体系的浓度、酸度及分离电压等条件对其CE分离的影响,建立优化的分离方法.在优化分离条件,即12.5 mmol/L硼砂(pH 8.0)2、54 nm和16 kV下,上述2组份在5 min内获得基线分离.所建立的分离方法简便快速,为皮甲素和皮乙素等皮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3.
于京新见秦封泥中的地理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文雅堂主人,近10年来收藏了一批西安未央区“相家巷南地”出土的式封泥资料,其中包括中央职官、地方地理、私人用印等内容。现披露新见地理内容,计:首都及故都5种,郡级16种,县级54种,乡级及其他2种。其间有相当部分,可以弥补文献之阙、误。这为文化以及汉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54.
历代学者已从多个角度对国兴起并统一中国的原因作过探讨.但从政治文化史角度来看,周室的衰微客观上为的兴起创造了历史机遇,朝历代统治者连贯的一统思想和国的文化特质是其最终统一中国的推动力量,这也为后世王朝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55.
人才是促使国家机器运转的核心动力之一,在以争霸称雄为主旋律的春秋战国时代, 人才的向背对各国的荣辱兴衰更具有毋庸置疑的决定性影响.通过长期大胆地引进、重用异国人才,扭转了本土人才匮乏的不利局势,使天下人才济济于.史实证明,异国人才是成就国兴起、发展以至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异国人才对国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国的政治改革、军事强盛、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也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6.
简牍书与小篆同出一源,但由于笔画与笔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者在书法史、文字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相距甚远:简牍书是汉字演变过程中一个至为关键的环节,它的流变历程直接关系到汉字主流———楷书的形成过程;而小篆更多地是充当探索古文字的一个参照体。  相似文献   
57.
佛法大意     
《老年人》2015,(2):46
一禅师见望山上松枝茂密,遂居于树上,有如鸟儿筑巢而栖。久了,人们称他为"鸟巢禅师"。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曾拜访鸟巢禅师,见他待在树上摇摇欲坠,甚为担心,提醒说:"禅师住处甚为危险。"禅师说:"太守的处境比我更危险。"白居易问:"弟子为一州太守,主镇江州,何险之有?"  相似文献   
58.
59.
之际,为谋求建功立业,四方游士纷纷西向,助其在诸侯争霸中一统六合,成就帝国伟业.进入大一统专制体制后,士人期许在由自身参与开创的帝国政权内依旧“为帝王师”,这与专制皇权需要士人“从于王”的定位相分歧.最终,士人的“异说”“讥议”“挑战”遭遇帝国“焚书坑儒”的威权回击,从而结束两者在先所形成的较为同步的双向期许关系,开启了“道”与“势”“谁寄于谁”的时代.  相似文献   
60.
印的研究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和90年代西安封泥的大批出土与确认,学术界终于认清了印的真实面目,建立了印的客观标准。陶文中有两类抑印陶文,风格特征与目前所建立的印标准大不相同,为战国晚期到统一时期很有特色的两类印。第一类为兵马俑上不规则的抑印陶文,风格粗犷,应当为用木片或陶片刻划成印后拍印到兵马俑上。第二类为出土陶器上的抑印陶文,应当为制陶工人的私印。这两类印为专用印章,它们的确认,丰富了对印的认识,扩大了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