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9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文化审美诠释、审美意识和艺术审美取向等角度,分析战国瓦当艺术的文化审美意识。分析认为:战国瓦当艺术所投射出来的文化审美意识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在形式上是向外拓展的;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识重在自然性,比前期瓦当审美意识更具社会性和精神性;不仅具有成熟而完整的审美意识结构,还具有丰富而成熟的文化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62.
陈勇 《南都学坛》2010,30(4):20-23
一般研究中国古代法制史的学者都是"刑罚"连称,不加区分,但从《睡虎地墓竹简》所载法律条文来分析,刑与罚是有分别的。律中有谇(斥责)、废(免官)、赀(罚钱或物)等名目,这三者都属于罚的范畴。律中还有"居赀赎债"、"居赎刑罪"两种人,由于他们都与徒刑一起劳动,也都被认为是刑徒,其实这两种人的身份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3.
《求是学刊》2018,(3):154-164
思想家、史学家贾谊的"过"论,是汉初"过"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贾谊"过"论的历史视角分为"攻"与"守"两个阶段,具体分析了之兴亡的原因,得出了"攻守势异"的历史认识;贾谊"过"论的目的是为西汉皇朝的政治统治提供历史借鉴,由此提出了具体的仁义治国理论。同时,贾谊是汉初"六经"的重要传人。其"六经"思想继承了先儒家特别是荀子的思想,并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天道观上作出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贾谊具体阐述了"六经"经传内蕴的仁爱、礼治思想。这些"六经"之论,成为其"过"历史总结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4.
人才培养是我国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随着京津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被此行业追逐。本文将结合目前京津国际旅游经济联动发展战略对目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5.
律十八种》里“不夏月”、“田舍”、“稍赏”、“襄”等字词解释及“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的理解略作陈述:1.“不夏月”之“不”当为衍文;2.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酉(酒)”一句的解释当为:居住在田舍中百姓不准卖酒或买酒;3.“稍赏”应解释“逐渐偿还”;4.“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一句应当翻译为“年老体弱和不足信赖的隶臣妾,不要派出去传递文书。”;5.“ 别粲、糯之襄(酿),岁异积之,勿增积、以给客”一句应该翻译为:“将秈稻和糯稻中颗粒饱满的区别开来,每年单独贮积,不要使陈谷新谷层积在一起,以用来供给宾客。”  相似文献   
66.
"诸子百家"的实质是对先时期各种学说及思想的形象概括,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学者的拷问,也呈现出了自身学术发展的特点。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出现了五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即《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通过古人的认识,可以窥见"诸子百家"从其演变到最终定名经历了启蒙与变奏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67.
李立  向阳 《民族论坛》2013,(11):4-9
近年来,尤其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以来,吉首抓住区位优势和自身特色,经济文化社会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品牌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方面,来势喜人。近日.就城市品牌、文化产业等话题。中共湘西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国文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68.
69.
朱屹  杨建新 《领导科学》2012,(33):47-49
贞观盛世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也有许多人的功劳,但功劳最大的应该是两个人: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就是贞观盛世的第一位宰相房玄龄.可以说,正是唐太宗与房玄龄的珠联璧合,才成就了贞观盛世 房玄龄追随唐太宗三十余年,从马上打天下到马下治天下,堪称唐太宗的股肱之臣.在云谲波诡的宦海中,房玄龄从记室参军做起,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倒翁.房玄龄的人生轨迹给后人一个重要的启示:既工于谋国又善于存身者,方称得上智能之士否则,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那么,房玄龄又有怎样的存身之术与谋国之道呢?  相似文献   
70.
·火》试图呈现社火民俗,以促进地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它没有全面展示社火及其文化意义,却主要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这说明影片对社火的信心不足,期望以人情味博得目光.在发展传统文化中,文化血统论还有一定的市场.这部影片试图纠正这种认识,传播一种关于地方和文化之间关系的新观念,吸引更多的有志者弘扬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发展与传统观念之间的冲突,是国内各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这些地方既想发展自己的独特文化,又担心这些文化的归属权被他人控制,从而削弱当地的文化魅力.这就是地方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弘扬文化时面临的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