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薛长有 《科学咨询》2008,(21):14-14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然而,作为一种资源,土地具有稀缺性.所谓稀缺性,是指土地因其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而不可再生,不能为人类无限度利用的一种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72.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核心资源。人力资源以其特有的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看人力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稀缺性是由人才的各种差异造成的,它在为企  相似文献   
73.
在我国现阶段 ,由于多元化生产力结构和多元化所有制结构 ,在收入分配上只能采取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本文深入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
论二元劳动力市场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制度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制度塑造了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鲜明地体现在农民工为主要特征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上.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提高社会经济地位.但在中国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人力资本却因为传统市场用人制度的惯性影响无法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仅仅表现为经济收入的绝对提高和参照群体的相对改善.教育程度的提高并不能带来收入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知识性人力资本的失灵.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质性需求导致了对技能性人力资本的农民工的青睐.正是由于技能性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原因,使得农民工体制外人力资本的外溢效用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75.
周觉 《探求》2004,47(4):21-25
相对于人无限多样的需求与欲望而言,个人的时间是稀缺的.为实现经济不断增长的"欲望制造",导致对时间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使得时间发生一种普遍性的稀缺.而导致时间稀缺性变化的环境导致了休闲的异化,其突出表现为个人自由时间之不可能.  相似文献   
76.
在市场化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深层逻辑是不同价值间的博弈。价值预期体现为劳动主体在意识层面对价值回报的判断与预估;价值赋予表现为制度对劳动过程的支持程度。基于劳动价值论与制度价值论,对人、劳动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以价值赋予与价值预期为横纵坐标,构建基于价值博弈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博弈模型。从模型中发现,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有4种基本类型关系:高价值预期与高价值赋予;高价值预期与低价值赋予;低价值预期与高价值赋予;低价值预期与低价值赋予。通过质性访谈检验发现:当人、劳动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时,以高价值预期与高价值赋予为代表的“双高”类型是劳动关系中的最优博弈类型;反之,则可能出现劳动关系的稳定性缺陷。这由此反映出“人与制度”的伴生性问题。因此,建立高校教师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强化人、劳动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内在共生逻辑,以及扭转价值失序局面,从而回归价值理性,提升价值赋予与价值预期的适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