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9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892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9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280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2730篇
社会学   238篇
统计学   42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21.
《东岳论丛》2017,(4):98-104
在我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下,省级政府与中央就共享税种税收收入的分成办法早已确立,但是,对于处于基层的县级政府如何与上级政府进行分成,并无统一的法规规定。通过2002-2007年全国县级财税收入面板数据,测算出县级政府和上级政府间在共享税种税收收入上的实际分享比例,并进一步考察这种分享比例的变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若共享税种税收收入中,县级政府所分享比例提高,可有效刺激县域经济的增长。这意味着,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共享税分享规则对地方经济的刺激效应,以促进地方优化经济增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2.
建构并评价企业的动态营销能力是当前企业和营销学者们致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基于营销要素配置,从关系网络和知识转移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关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辅以深度访谈式的问卷调查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成功降低了相关性和冗余度。  相似文献   
123.
吕宏芬  刘斯敖 《浙江社会科学》2012,(3):22-30,155,156
本文选取我国29个省市区和17个制造行业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相对专业化与相对多样化集聚度进行了计算及变迁分析,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分析了产业集聚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呈现多样化与专业化集聚均衡发展的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集聚水平,呈现产业结构单一化与非均衡化;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相对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和提高经济组织制度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湘西南民族地区汉族情歌不仅是当地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特殊的系统,由汉族情歌演唱者、歌词、对歌者(含潜在的听众)、传播方式、传播环境等系统要素构成。通过对系统要素属性特质以及系统要素作用方式及效果的分析,发现当地汉族情歌具有重大的社会文化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语言交际遵循原则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这些社会文化功能有其特定的文化心理特征和来源。系统分析还发现汉族情歌构成系统要素的属性特质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决定了目前汉族情歌面临着即将消失的窘境,急需进行系统发展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5.
工资收入分配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资分配取得重大成就,既有弥足珍贵的经验,也经历过曲折和反复。本文以70年来我国工资分配的理论和制度体系改革创新、实施成效和经验,以及未来改革愿景为主线,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视角,阐述了70年来我国从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再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乃至现在的共建共享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工资改革不断适应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轨迹,展现了我党带领人民努力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6.
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使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率不断上升。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劳动适龄人口数的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南省1979—2016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出技术进步率与就业增长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动态效应。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河南省的就业总量在短期内(1~2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后出现了短暂的负面影响,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始终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因此,应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27.
正近5年来,中国经济强劲增长30年后突然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就像高台跳水,GDP从2007年的同比增长14.2%,一下跌到2012年的7.8%,增幅以平均每年1.28%的速度递减。根据李克强总理的目标,2013年GDP增幅要努力争取和保持7.5%。一、厘清中国经济下滑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到底怎么了?对此,各种观点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多最权威的观点是:经济规律使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结果,罪魁祸首是"三驾马车"乏力,各种要素成本提高,房地产投资巅峰已过,人口红利到期等客  相似文献   
128.
黄雪 《经营管理者》2012,(6X):257-257
本文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相关模型的引入,构建了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体系,阐述了要素体系配置的目标,并分别对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9.
《求是学刊》2017,(6):37-45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率,而且直接形成实质的经济增长,是各地区收入差异最为重要的原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使命是寻找一条能够推动文化产业走向"集约型"发展道路。而文化要素在行业间、区域间的错配将导致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因此,在现有资源约束下,不用再增加要素投入,而通过放松文化市场的准入门槛、增强文化企业创新活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产业集聚,以此减少文化企业要素错配程度,提升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0.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在语言要素中最为活跃,它能够及时反映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随着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大量网络新词语应运而生并快速传播。这些词语满足大众在虚拟空间交流需要的同时,也反映出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解网络新词语,介绍中国当下的流行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心理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