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906篇
劳动科学   55篇
民族学   152篇
人才学   26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968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519篇
综合类   4875篇
社会学   726篇
统计学   9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844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发展真 发展善 发展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耕田 《学术界》2001,(6):204-209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内在地包含着真、善、美的因素.发展真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真实性,由此可自然地引出社会发展的真理尺度;发展善是社会发展的利人性或合目的性,由此可引出社会发展的功利尺度;发展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和在社会发展结果上所存在的美,是发展真与发展善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由发展美可引出社会发展的审美尺度.发展真、发展善、发展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理想的社会发展应当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正>俗话说,"瓜无滚圆,人无十全"。人之才性,各有长短。宋代司马光总结说:"凡人之才性,各有所能,或优于德而强于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用人如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这是现代人才管理最基本的原则。那么,领导者如何用活人才呢?  相似文献   
993.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中,庄严与神圣的特质所构成的体育的崇高美,通过自然、社会和艺术等不同的审美形式,在竞技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对"更快更高更强"、自我超越、团队精神等内在品质的不懈追求,使人们的精神情感得到升华,这正是体育崇高美的实质内涵。而体育崇高美的张扬,又必与体育实施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以及比赛规则制度的贯彻执行等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994.
内容-形式二元艺术观通常认为,艺术品包括两方面的要素,即内容和形式。本文认为形式是第一位的,因为形式是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的关键要素,而内容却可以通过哲学、宗教、历史、新闻等非艺术品的途径获得,本文根据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以具体艺术作品为例,首先论述美即形式,即美的本质取决于艺术品的形式,接着分析了美和美感的不同,最后论述了在转型期的中国,异化的生产方式和极端物质化的生活方式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而正确地审美把人导向自由。  相似文献   
995.
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并从三方面阐明了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推动青海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不断深化对青海省情认识的必然结果。发挥好青海巨大的生态功能,必须将生态保护与建设放置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全力推进生态立省战略,不断强化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997.
在19世纪世界范围内,最享有盛誉的美国诗人非朗费罗莫属.他的诗韵律轻松优美,诗也易于理解,人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则歌咏之.我们研究发现朗费罗的诗歌是理性之火不灭思辨之花常开.事实上,理性美,思辨美构成朗费罗诗歌的两大美学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98.
惠国钟  王亚非 《南都学坛》2000,20(4):101-102
创造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性活动的途径 ,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 ,培养创造精神 ,坚定创造志向 ,发展创造思维 ,掌握创造技巧和创造方法 ,从而开发人的潜在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99.
1000.
用数学创造教育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非智力因素,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