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换巢鸾凤》作为包天后期长篇章回小说的代表作,表现出与前期作品不一样的风格.该小说在故事情节、形式结构及叙述方式的架构和运用上,比之前的《上海春秋》有了极大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运用了外聚集视角设置了多重故事悬念.此外,"命运之窗"在这篇小说里再次出现,反映出包天晚年对社会及人生的思考和迷茫.  相似文献   
92.
忘录》是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精品,它以布拉格为主线讲述了多个人物的不同生活遭遇,串联了那个疯狂、堕落、野蛮的时代,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度思考。记忆与遗忘、天使与魔鬼是小说中蕴含着的双重矛盾主题,它们互相交织,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全面解读这两对矛盾主题的变奏,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哲学内涵,认识到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学会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无法消解的人生矛盾。  相似文献   
93.
幽默的产生机理是相当复杂的。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应该遵守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违反或蔑视合作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准则都可能产生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94.
清朝乾隆年间四海升平的大环境里,在黄仲则词中却出现了少有的不和谐音符。黄词中多次出现“”与“狂”,怀才不遇,叹穷嗟困成了该时期黄词的主题。考察黄仲则的感情经历,凄苦异常,但清词丽句中同样有“”的出现。透过这些“”与“狂”,也让我们真切地走入到词人的真实情感世界中去,从而以另一种角度,在全面的视野下考察其悲士高歌、怀才不遇的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95.
<红楼梦>的细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家宴、对话、手帕、小诗、眼神、微……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称得上其中的又一座"大观园".仅从小说描写""的众多细节中便可感受到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96.
"红学"是二十世纪三大显学之一,并且还在不断论争变化着.但不管怎样,基于文本描写的研究,还是最根本的.比如<红楼梦>中对的描写,艺术魅力就非常强,可以用"五彩缤纷"、"异彩纷呈"八个字来形容.这些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人物身上,以不同的姿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声、语中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各种貌描写中体现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多姿的态描写中显示人物的个性;中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97.
征联启事     
笑尘 《老年人》2006,(3):46-46
乡情,如同亲情、爱情、友情一样,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好男儿志在四方。历史上,多少的仁人志士为建功立业而别井离乡,四海为家。如今,虽然高科技已使得“天涯若比邻”,世界成了“地球村”,但是浓浓的乡情依然无处不在。无论是宁静的写字楼,还是繁华的街市,甚至是喧嚣的舞榭歌台与酒吧茶馆,乡情都在悄然弥漫。于是,哪怕只是一抹斜阳,一缕暮色,一丛花影,一曲笛音,甚至一片落叶、一声鸟语,都足以撩动乡愁、引发乡思。唐朝,算得上是一个大气而开放的朝代。那时候,文人士子的人生目标就是建功立业,得到朝廷的褒奖和重用。李白,二十岁便仗剑去…  相似文献   
98.
《祝福》中祥林嫂及其周围人们的“”,是鲁迅先生用沉重的笔蘸着祥林嫂的血和泪写成的,展现了祥林嫂的性 格特征和其必然的悲剧命运。这些“”是作者的客观描绘,揭示出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的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99.
"感情引导我们陷于错误"——重释《钦差大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什么?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剧舞台延伸到观众。果戈里《钦差大臣》的一再修改,体现了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坚实作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俄国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元代散曲名家睢景臣的作品《高祖还乡》,认为作者以戏谑的手法将庄严盛大的皇帝出巡仪式演化为一出混乱、粗鄙的民间闹剧,以狂欢化手法———降格、狂欢化人物———乡野村夫、狂欢化的构筑了一个戏谑的、闹的、众声嘈杂的狂欢世界,而在这狂欢景观之后隐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清醒把握。这才是景臣“新奇“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