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张桂霞  何新发 《南方人口》2004,19(1):55-61,27
根据加拿大2001年人口普查资料,本文重点分析移民类别、移民来源地、移民分布、移民中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态势。对我们了解加拿大移民状况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82.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1):106-113
基于鲁豫苏晋四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运用随机参数模型和潜类别模型,研究农户对宽带服务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表明:当前农户对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缺乏阻碍了宽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互联网使用的熟练程度存在着性别差异。农户对宽带速度的偏好最高,其次为宽带的赠送服务、提供宽带服务的运营商属性;64%的样本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初装成本低、有赠送服务的经济实惠性宽带产品。农户年龄、家庭收入等特征显著影响其对宽带速度的选择。由此,提出加强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培训、政府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电信运营商要根据农户特征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3.
本文探讨的纯名词短语专指那些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作用的复合词或名词词组作前置定语 +名词中心词所构成的名词短语。有时这样的纯名词短语前面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现代英语纯名词短语高度凝炼 ,意义丰富 ,广为运用。本文将它们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分成十类作简单探讨 ,以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384.
顾名思义,类别词即类中有别的词。类别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一个特殊的词汇聚合系统。李新魁先生《类别词汇释》对古汉语类别词作了分类汇编,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些词语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类别词汇释》为封闭域,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其中收录的古汉语类别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和分布情况作了全量的统计分析,并从客体世界、主体世界和语言世界三个方面探讨了类别词发展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85.
规范法学视野下的民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法与国家法相对立,是形成于民间并为民间普遍认同的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调整对象的民间性、法律渊源的经验性、效力范围的"地方性"和保障机制的多元性等四个方面。不可置否,民间法也是一种法律,因此从规范法学角度也可以根据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与方法把民间法划分为六大类。  相似文献   
386.
马玲  丁枫  李嘉 《管理评论》2023,(3):136-147
在线知识社区内知识付费产品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用户付费行为的持续性。但是,用户的付费意愿和付费行为,在与知识产品以及社区交互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因此,了解用户付费行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对社区内用户的付费行为进行纵向分析,刻画用户付费行为的发展轨迹,并根据发展轨迹的异质性识别社区内存在的用户亚群(谨慎型用户、领先型用户和学习型用户)。研究结果有助于管理者理解付费知识社区中不同亚群用户的角色、行为特征和演化特点,优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87.
张浩淼  谭洪 《社会科学》2023,(10):162-172
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这一概念,是在我国反贫困发生战略转向和迈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社会救助从“悬崖”到“缓坡”的转变而提出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是中国特色高质量社会救助的重要标志。国外社会救助体系一般由不同类型的救助项目组合而成,其面向各类贫困对象提供差异化救助,具有对象分类和救助分层的特点,可以提供综合性的救助帮扶,有值得借鉴之处。助推我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优化升级需要在充分厘定其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从救助功能、救助对象和内容、救助主体和救助方式四方面入手,推进社会救助的高质量发展,为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筑牢坚实底板。  相似文献   
388.
王娟  黄晨熹 《兰州学刊》2023,(11):147-160
文章利用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利用潜在类别模型、增长混合模型和二元Probit面板回归模型分别讨论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的形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基于“劳动—休闲”分析框架,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可分为劳动型、休闲型、均衡型和消极型四种,其中劳动型和消极型老年人人数较多。(2)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的变化出现累增和累退两种趋势,但不同模式的变化情况有所差异。(3)从影响因素结果来看,个体因素、家庭因素、保障因素和区域因素均会影响不同社会参与模式的变化,其中尤以性别、年龄、城乡类型、出行障碍、所属区域影响程度较高。(4)从异质性结果来看,城镇女性老年人选择累增的可能性比城镇男性老年人高出15.6%;而农村男性老年人选择累增的可能性比农村女性老年人高出13.8%;影响男性老年人参与累增的因素多于女性老年人;出行障碍仅对中高龄老年人参与累增有影响。  相似文献   
389.
调查表明,大部分居民认为小产权房具有违法性和风险性,但他们仍然主张小产权房合法化。小产权房长期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小产权房价格较低,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乡村集体可借此获得巨额财源;土地政策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不力。形成这些原因的根源是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结构。所以,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关键是维护好购房者利益和社会稳定,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二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三是加快完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四是坚决清理占用耕地和违反城乡规划的小产权房;五是分类别分时段将部分小产权房合法化;六是加大小产权房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